杨雅楠
- 作品数:2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艺术电气工程更多>>
- 青年和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在不同月份的繁殖性能比较被引量:2
- 2024年
- 为分析不同月份青年母牛和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群的繁殖性能差异,本实验收集并分析了30000多头(次)青年和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2009—2022年的配种率、受胎率、流产率等繁殖性状指标数据。结果表明:青年母牛的配种率在4月最高,成年母牛的配种率在5月最高,7—8月青年母牛和成年母牛受胎率和配种率等性状最差;青年牛的受胎率、产犊率均高于成年母牛(P<0.01),流产率、配孕每头消耗冻精和配种指数均低于成年母牛(P<0.01)。可见,青年牛的整体繁殖性能优于成年母牛,建议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减少在夏季实施繁育计划,加强青年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及时淘汰高胎次牛,以提高牛群的整体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 孙胜祥张保中马青梅李营营王欣荣杨雅楠
- 关键词:青年母牛成年母牛中国荷斯坦奶牛
- 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品种绵羊卵巢微动脉解剖学特征被引量:5
- 2019年
- 从青海西宁、内蒙古赤峰、浙江桐乡和山东菏泽分别采集高原型藏羊、敖汉细毛羊、湖羊和小尾寒羊卵巢各20枚,利用微血管立体构筑和扫描电镜(SEM)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品种绵羊卵巢微动脉的构筑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绵羊卵巢微动脉呈迂曲盘旋的螺旋状,卵巢门动脉经3~4次分支后发出毛细血管;在卵巢微动脉的Ⅱ~Ⅳ级分支表面均有梭形凹痕,呈典型的"树皮样"或"波浪状";在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处有多个与微动脉横轴平行或呈一定夹角的环行缩窄。比较发现,高原型藏羊的卵巢微动脉螺旋程度更高,且各级微动脉的管径均较粗,"树皮样"压痕和环形缩窄较深且密;小尾寒羊卵巢微血管网更密集、分支更多。研究认为,高原型藏羊卵巢微动脉的解剖学特征,有利于增加卵巢内各部分的氧供,调节和分配血液供应以适应高原环境,而小尾寒羊卵巢更密集的微血管网可能是其排卵数高的生理学基础之一。
- 王彪杨雅楠刘成泽毛彩琴王欣荣
- 关键词:绵羊卵巢微动脉
- 古筝协奏曲《陆游与唐婉》研究与演奏分析
-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旋律悦耳动听,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古代,古筝经常作为合奏乐器之一应用于雅乐、贵族宴享等场合。随着时间的流逝,古筝广泛流传于民间,与流行地域的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各自不同的音韵特点和独特的演奏技...
- 杨雅楠
- 关键词:古筝艺术音韵特点演奏技巧
- 基于RNA-Seq对猪心组织新转录本解析及可变剪接和SNP分析
- 2025年
- 为完善和优化猪基因组注释信息,本研究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开展猪心肌组织的新转录本预测、可变剪接事件和SNP变异位点分析。本研究以藏猪(抗逆性强)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选取6月龄健康去势公猪各3头,采集其心肌组织样本,进行建库与测序。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新转录本和新基因,进一步分析可变剪接事件和SNP变异,对新基因和差异可变剪接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930个新基因,5 993个新转录本,富集分析显示,病毒粒子组装和病毒生命周期等条目,NF-κB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等通路被显著富集。外显子跳跃(SE)占可变剪接类型的比例最高,筛选了159个显著的差异剪接基因,主要富集在收缩纤维、AMPK通路和昼夜节律等通路中。藏猪的变异位点均大于长白猪,同义突变数量共有311 117个位点;外显子和3′端非翻译区分别有418 136和356 478个变异位点。在极端环境下,藏猪心肌组织可能通过NF-κB和AMPK信号通路进行免疫调节,参与细胞的代谢及凋亡,改善心肌损伤,抑制高寒低氧应激。
- 姚博元杨志文孙亚朋杨雅楠张雅茹王欣荣
- 关键词:藏猪长白猪可变剪接SNP分析
- 成年与幼年高原型藏绵羊性腺动脉血管构筑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本实验旨在制作成年和幼年高原型藏绵羊(Ovis aries)的性腺动脉构筑标本,并比较其解剖学特征。分别从10只成年羊(雌雄各半)及10只3月龄幼年羊(雌雄各半)采集睾丸及卵巢样本,用8%~10%ABS铸型剂通过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灌注,再用浓盐酸腐蚀,获得动脉血管立体构筑标本,通过标本观察、图片采集、数据测定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绵羊精索内睾丸螺旋动脉呈椎体分布,直段动脉从睾丸中部分支,迂曲动脉构筑呈网兜状;卵巢动脉的卵巢支呈紧密螺旋状线圈分布,卵巢门动脉亦呈高度盘曲折叠状,其末端形成卵泡和黄体微动脉。研究发现,成年高原型藏绵羊睾丸和卵巢动脉血管的基本分布与普通牛(Bos taurus)的类似,成年羊与3月龄幼年羊的睾丸和卵巢动脉在管径大小、盘曲程度、微动脉多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成年羊的睾丸向心小动脉、卵巢门螺旋动脉更发达。
- 王欣荣杨雅楠梁翕张昌吉
- 关键词:血管构筑
- 成年与幼年高原型藏绵羊性腺动脉血管构筑比较
- 王欣荣杨雅楠梁翕张昌吉
- 藏猪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新转录本及其功能解析
- 2024年
- 利用已获得的藏猪(Tibetan pig)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TⅡ)的RNA-seq数据完善已注释的猪(Sus scrofa)基因组信息,鉴定并分析新转录本的功能。基于已发表的藏猪和长白猪(Landrace pig)ATⅡ的长读段测序数据,使用Stringtie重构转录本并鉴定新转录本。共对4245个转录本的非翻译区(non-translational region,UTR)进行了延长,其中5′UTR和3′UTR延伸的转录本分别有1646个和3263个,5′和3′端共延伸的转录本有648个。发掘出54个新转录本,其经过滤后的平均长度为4047 bp,且在NC_010448.4染色体上的分布最多。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藏猪ATⅡ的常氧(21%O_(2))组和低氧(2%O_(2))组的14个差异新转录本显著富集于细胞器膜、限制性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活性和转座;KEGG分析结果表明,动物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交互作用、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有大量差异新转录本显著富集。藏猪ATⅡ的新转录本可能通过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MAPK信号通路与已注释基因共同参与ATⅡ的低氧应答反应。研究结果较好地完善了现有的猪基因组注释,并为相关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基础。
- 柳烜博杨雅楠袁浩楠柳思奇王正文赵生国
- 关键词:藏猪
- 不同饲养环境下小尾寒羊卵巢血管发生相关因子表达差异研究
- 2019年
- 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检测小尾寒羊在原产地山东菏泽与引入地甘肃临夏两个不同饲养环境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促血管生成素/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Angiopoietin/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2, Ang/Tie-2),包括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 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Tie-2)5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VEGF、Ang-1、Tie-2在原产地和引入地的小尾寒羊卵巢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CTGF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不同的饲养环境会引起小尾寒羊卵巢血管发生因子的表达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高繁殖力潜能的发挥。
- 刘晓艳杨雅楠王欣荣
- 绵羊卵巢动脉铸型标本制作方法的建立
- 2017年
- 试验旨在探讨绵羊卵巢动脉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卵巢及其周边血管的分布与供血特征,为哺乳动物生殖系统血管的精细解剖学尤其是女性卵巢的供血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通过采集绵羊子宫及附件样本,解剖分离出卵巢的部分螺旋动脉使其呈直线型,采用双侧卵巢动脉同时插管,用8%ABS灌注螺旋动脉及其分支,待铸型剂硬化后再用30%盐酸腐蚀软组织,经冲洗、修整获得完整的卵巢动脉血管立体铸型标本。由标本可见,绵羊卵巢动脉分支包括:卵巢动脉卵巢支、卵巢动脉子宫支和卵巢动脉输卵管支;卵巢动脉卵巢支包含:卵巢微动脉、卵巢门螺旋动脉、卵巢门轻螺旋动脉及卵巢门重螺旋动脉。观察发现,卵巢动脉卵巢支呈高度螺旋状结构,卵巢内微动脉主要集中于卵巢门附近,呈高度盘曲折叠的立体网状结构,在微动脉末端发出微血管延伸至卵巢其他区域。通过该方法制成的铸型标本血管走向清晰、表面光滑、立体感强,可作为哺乳动物卵巢血管相关研究的参考。
- 杨雅楠张帆何晓辉王欣荣
- 关键词:绵羊卵巢动脉灌注
- 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性状相关回归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阐明不同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建立不同月龄早胜牛的体重估测模型,试验分别测定了12月龄(233头)、18月龄(514头)和24月龄(797头)共1544头早胜牛母牛的体重(Y)、体高(X_(1))、体斜长(X_(2))、胸围(X_(3))和管围(X_(4))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均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848,0.908;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均依次为胸围(0.677,0.409,0.574)、体斜长(0.188,0.394,0.378)、体高(0.134,0.255,0.048)和管围(0.057,-0.015,-0.009);12月龄早胜牛母牛体斜长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胸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小;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高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管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小;建立了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Y=93.023+0.717X_(1)+0.229X_(2)+0.171X_(3)+0.285X_(4)、Y=107.257+0.652X_(1)+0.571X_(2)+0.448X_(3)、Y=-245.280+2.430X_(1)+1.519X_(2)+0.182X_(3),3个模型的R2分别为0.925,0.872,0.880,拟合度较高。说明可通过测定早胜牛母牛胸围、体斜长和体高指标,利用上述不同月龄的体重回归模型估测其体重。
- 陈长博路平乐苏涛龙狄亚鹏高永权杨永慧杨雅楠赵生国
- 关键词:体重体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