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电采暖
  • 1篇电网
  • 1篇电压
  • 1篇电压稳定
  • 1篇蓄热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实测数据
  • 1篇判据
  • 1篇配电
  • 1篇配电网
  • 1篇谐波
  • 1篇谐波功率
  • 1篇谐波源
  • 1篇谐波源定位
  • 1篇量测
  • 1篇功率
  • 1篇风电
  • 1篇采暖
  • 1篇传递函数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作者

  • 3篇徐坤
  • 2篇陈红坤
  • 2篇王岭
  • 1篇何桂雄
  • 1篇蒋利民
  • 1篇陈得治
  • 1篇王志成
  • 1篇黎华林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压直流配电网传输功率极限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详细分析了低压直流配电网配电线路电阻和负荷数量对系统传输功率极限的影响.在提出两种负荷等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直流配电网的等值电路,推导出系统送端与受端电压变化量之间的传递函数,并在复频域分析了传输功率与受端电压稳定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算例具体分析了低压直流配电网的传输功率极限,并计算了提高传输功率极限以满足电压稳定要求所需的并联电容容量最小值.算例结果表明线路电阻和负荷数量的增加均会使得传输功率极限上升,但在重载下可能会出现大截面导线无法满足系统受端电压稳定要求的情况,需要再并联一定容量的电容.
何桂雄王岭徐坤蒋利民
关键词:传递函数电压稳定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准确划分各谐波源责任以便采用技术及经济手段治理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以系统母线的谐波电压幅值及相位作为量测量,考虑一定的建模及测量误差,根据系统各节点的谐波功率与母线阻抗之间的符号关系对可疑母线进行分类。提出定位指标对各节点进行排序,确定最为可能的谐波源位置,减少后期不必要的勘测工作。最后,在ETAP 12.6中建立了IEEE 14节点的算例模型并进行计算验证,计算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王岭陈红坤王志成徐坤
关键词:谐波功率谐波源定位
风电与蓄热电采暖的联合运行及其效益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为提高风电的接纳能力,减少碳排放,提出了风电与蓄热电采暖REH(regenerative electric heating)的联合运行模式。首先,以系统总煤耗最小为目标,以风电出力、火电出力以及REH的功率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发电侧与REH侧的联合优化模型。以优化结果为基础,对风电侧、系统侧、需求侧和环境侧的效益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的角度构建了该联合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估其效果与意义。算例分析表明,REH的应用促进了风电的接纳,降低了系统煤耗率,并且增加了综合效益。
黎华林陈红坤徐坤陈得治
关键词: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