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银凤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蝌蚪
  • 2篇黑斑蛙
  • 1篇毒性
  • 1篇全氟化合物
  • 1篇爪蟾
  • 1篇敏感性
  • 1篇化学品
  • 1篇激素
  • 1篇急性毒性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激素
  • 1篇发育
  • 1篇非洲爪蟾
  • 1篇变态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3篇秦占芬
  • 3篇张银凤
  • 1篇韦荣国
  • 1篇李圆圆
  • 1篇楼钦钦
  • 1篇赵亚娴
  • 1篇苏红巧
  • 1篇李建中

传媒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斑蛙与非洲爪蟾蝌蚪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敏感性的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两栖动物蝌蚪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价化学品急性毒性的一种方法。以毒死蜱、乙草胺、重铬酸钾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为测试物,比较了我国本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与国际通用种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在蝌蚪急性毒性试验中的敏感性。结果发现:2类蝌蚪分别进行的11次试验中,空白对照组黑斑蛙蝌蚪死亡率(0.9%)远低于非洲爪蟾蝌蚪的死亡率(5.8%);重铬酸钾和PFOS对黑斑蛙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34.0 mg·L-1和81.0 mg·L-1,而对非洲爪蟾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51.6 mg·L-1和92.1 mg·L-1,显示黑斑蛙蝌蚪对这2种化学品的敏感性略高于非洲爪蟾蝌蚪;毒死蜱和乙草胺对黑斑蛙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0.41 mg·L-1和4.1 mg·L-1,而对非洲爪蟾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0.12 mg·L-1和3.1 mg·L-1,显示黑斑蛙蝌蚪对这2种化学品的敏感性略低于非洲爪蟾。鉴于2类蝌蚪对化学品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黑斑蛙蝌蚪的自然死亡率低,材料更易获得,笔者认为黑斑蛙蝌蚪比非洲爪蟾更适合作为蝌蚪急性毒性试验的材料,用于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中的毒性评价。
苏红巧张银凤秦占芬李建中
关键词:黑斑蛙非洲爪蟾蝌蚪急性毒性化学品敏感性
黑斑蛙变态过程中甲状腺发育及甲状腺激素分泌被引量:6
2014年
系统研究了我国本土两栖动物种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甲状腺生物学和甲状腺干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黑斑蛙蝌蚪发育的形态变化:第26—40阶段,后腿芽生长并逐渐分化出五趾结构;42阶段,开始进入变态高峰期,前肢展开,尾吸收,蝌蚪身体发生巨大形变;46阶段,蝌蚪完全变态成小蛙。随着形态学的变化,甲状腺的组织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26—37阶段,甲状腺体积较小,增长缓慢;38阶段甲状腺体积迅速膨大,进入高峰期,甲状腺的发育达到顶峰;随着变态完成,甲状腺又逐渐缩小。甲状腺组织学变化的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在变态前期,下颌中3,3’,5-三碘代-L-甲腺原氨酸(T3)水平增长缓慢,进入变态期后,T3含量迅速升高,在变态高峰期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黑斑蛙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吻合。对黑斑蛙甲状腺系统的研究,可为日后使用黑斑蛙开展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
葛雅楠李圆圆张银凤楼钦钦赵亚娴秦占芬
关键词:黑斑蛙蝌蚪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发育
全氟化合物发育神经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全氟化合物(PFCs)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已成为环境中一类普遍的污染物。由于PFCs污染表现出全球性、持久性和富集性等特征,其毒性备受关注。近期研究结果显示,PFCs除对肝脏、免疫系统和生殖内分泌系统等有明显影响外,还具有发育神经毒性。在总结了近年来PFCs发育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基础上,讨论了PFCs发育神经毒性可能的几个机制,并且分析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加强环境相关剂量下PFCs发育神经毒性研究,关注PFCs与其他神经毒物复合暴露的发育神经毒性,以推进对实际环境中PFCs所产生的神经损伤的认识。
韦荣国张银凤秦占芬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