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文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生物转化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去氢骆驼蓬碱
  • 1篇羟基
  • 1篇微生物转化
  • 1篇链霉菌
  • 1篇骆驼蓬
  • 1篇骆驼蓬碱
  • 1篇灰色链霉菌
  • 1篇UV法
  • 1篇ATCC
  • 1篇LC-UV
  • 1篇产率
  • 1篇C-

机构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琳
  • 2篇刘吉华
  • 2篇余伯阳
  • 2篇向文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UPLC-UV法测定不同产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检测青蒿素的超高效液相-紫外(UPLC-UV)法,并对不同产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乙腈/水(45/55),流速1.0mL/min,柱温28℃,波长200 nm。结果:该方法对青蒿素的分离度较好,保留时间缩短为1.5 min。并且,整个分析过程可以在2 min内完成。线性范围0.101 17~10.117μg,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相关,A=109.4C+6.7026,R2=0.9 993(n=9),加样回收率为99.3%(RSD=2.6%,n=6)。结论:UPLC-UV法分析时间短、样品前处理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符合分析检测要求,对于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能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向文李琳刘吉华余伯阳
关键词:青蒿素
Streptomyces griseus ATCC 13273对去氢骆驼蓬碱的转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选取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ATCC 13273)为转化菌株,对去氢骆驼蓬碱的转化进行研究。该菌株可以将去氢骆驼蓬碱转化为两种转化产物(记为H1和H2),通过MS、1H-NMR和13C-NMR分析,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哈尔酚和N-羟基去氢骆驼蓬碱。并对转化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初始pH 8.0,两步活化法以4%的接种量转接,48 h后加入底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发酵液中去氢骆驼蓬碱终浓度为0.25 mmoL/L,发酵时间为5 d。转化条件优化后H1和H2的产率分别达到8.70%和12.76%;该研究丰富了S.griseus ATCC 13273的作用底物范围,为哈尔酚和N-羟基去氢骆驼蓬碱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李琳向文余伯阳刘吉华
关键词:灰色链霉菌去氢骆驼蓬碱微生物转化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