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毅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某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中空锚杆注浆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四川某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调研、空心包体地应力测试、初支与围岩接触压力监测等分析手段,对初期支护变形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初支变形破坏主要是由地表水下渗、不利地应力条件、地层岩性等因素造成。同时采用FLAC3D,分析开挖后隧道上部粉砂质泥岩夹层对拱顶变形的影响,以及中空锚杆注浆前后初支受力变形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最大竖向位移及压应力出现在拱顶区域,且位移随着夹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6.5 m时出现陡降,最大水平位移在右拱腰处;锚杆注浆后拱顶位移减小约10%,边墙位移减少约4%。本文可为类似工程变形破坏原因分析及施工处治方法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 刘天毅孟陆波高美奔成威郑建国
- 关键词:地应力测试FLAC3D
- 公路隧道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与微震特性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以紫荆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钻爆法施工过程建立了紫荆隧道微震监测系统。通过现场仪器设备的安装布设、信号采集识别及分析处理和围岩微震特性的分析,对交通隧道钻爆法施工开挖岩体微破裂萌生、发育、扩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了微震活动的全天候全时段监测,并采用RFPA2D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岩体破裂行为,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隧道钻爆法施工的微震监测体系与技术方法。微震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拱顶和右拱脚区域微震活动活跃、震级较大,其余区域零散的分散着微震事件,微震事件在拱顶区域更为集中。模拟结果显示,开挖后拱顶区域破坏事件较多,声发射能力较大,最终发生似"X"型破坏,且破坏前出现了事件数量的突增现象。
- 李天斌刘天毅陈国庆陈国庆马春驰
- 关键词:公路隧道微震监测钻爆法施工
- 砂岩层理构造对力学特性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层理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不同层理构造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层理构造对砂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具有蠕变特性,并且层理构造不同,蠕变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分析表明,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砂岩表现出瞬时变形、衰减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特征;在低应力水平条件下,砂岩变形以瞬时变形为主,随着应力水平增加,蠕变变形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试样破坏;随着层理角度增大,砂岩试件的长期强度、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大,稳定蠕变速率呈"M"形变化;应力与层理夹角不同导致砂岩的破裂模式不同,层理角度30°时,主要发生沿着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其他层理角度时,主要发生斜交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 汪俊波孟陆波刘天毅陈海清
- 关键词:砂岩各向异性
- 高温三轴试验条件下千枚岩力学与扩容特征分析
- 为研究高温对千枚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MTS815程控伺服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处于20℃~120℃温度下的千枚岩试样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应力和扩容特征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千枚岩在低围压下...
- 孟陆波蒲超李天斌刘天毅
- 关键词:千枚岩围压高温作用力学性质
- 公路隧道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与微震特性分析
- 以紫荆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钻爆法施工过程建立了紫荆隧道微震监测系统.通过现场仪器设备的安装布设、信号采集识别及分析处理和围岩微震特性的分析,对交通隧道钻爆法施工开挖岩体微破裂萌生、发育、扩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了微震活...
- 李天斌刘天毅陈国庆马春驰张航
- 关键词:公路隧道钻爆施工微震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