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吉义

作品数:2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心房
  • 11篇心房颤动
  • 11篇消融
  • 11篇房颤
  • 7篇术后
  • 6篇导管
  • 5篇射频消融
  • 5篇消融术
  • 4篇导管消融
  • 4篇心室
  • 4篇射频
  • 4篇射频消融术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瓣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室复极
  • 3篇置换术
  • 3篇特发性
  • 3篇主动脉

机构

  • 19篇大连大学附属...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刘吉义
  • 19篇张树龙
  • 11篇赵维龙
  • 8篇王泽峰
  • 6篇刘璐
  • 5篇张志鹏
  • 5篇江雪
  • 2篇王丽丹
  • 2篇杨延宗
  • 2篇董颖雪
  • 2篇常栋
  • 2篇高连军
  • 2篇夏云龙
  • 2篇王皎
  • 1篇纪代红
  • 1篇卞晓明
  • 1篇高连君

传媒

  • 4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兼容磁共振成像心脏起搏器应用于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评价
赵维龙刘吉义江雪王泽峰刘璐张树龙
HATCH评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刘吉义张树龙
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中应用达比加群酯的效果。方法 56例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酶时间(TT)]、出血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 P=0.639>0.05)。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进行术后抗凝治疗,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赵维龙刘吉义刘璐张志鹏孙凤志张树龙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射频导管消融术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调查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心脏中心首次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18人,其中男118人,平均年龄(63.41±12.61)岁;女100人,平均年龄(67.77±9.81)岁。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急性应激障碍量表进行调查,以了解首次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ASD的发生情况。结果 218名患者中,ASD的发生率为17.9%。所有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在术后第3天参与调查问卷,得到其分离症状、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症状4个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正常水平,尤其以分离症状、再体验症状较为突出的结论。年龄55~74岁的患者ASD症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不同性别之间A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存在一定的急性应激反应,尤其以分离症状、再体验症状较为突出,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在消融术后加强相关的护理干预。
杨秀梅王泽峰纪代红刘吉义江雪王一光崔国勇张树龙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急性应激障碍
抗心律失常药的靶向治疗
刘吉义张树龙夏云龙尹晓萌常栋高连军董颖雪杨延宗
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患有房颤的老人更易患老年痴呆症,因为其引发卒中及卒中后痴呆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最新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即使...
刘吉义
关键词:心房颤动认知功能障碍导管消融
心电图与主动脉瓣反流瓣膜置换术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前心电图指标对于预测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术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接受AVR患者5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早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将其分为两组:左心室重构组(术后早期LVEDD较术前减少≥10%);左心室非重构组(术后早期LVEDD较术前减少<10%)。比较两组患者AVR术前心电图等指标,并使用log-rank检验影响术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40例(82%)AR患者AVR术后早期较术前LVEDD降低≥10%。左心室重构组较非重构组心电图各参数比较,右胸前导联S波振幅变化最为显著(P<0.001)。AVR术前S2≤2.9 mV对于预测术后晚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的敏感度90.0%,特异性90.0%,因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及全因死亡率均较S2>2.9 mV组高(P<0.001)。结论单纯慢性AR患者AVR术前V2导联S波振幅与术后早期左心室重构及晚期预后有一定关联。
靳慧君卞晓明王泽峰江雪刘吉义刘璐赵维龙石昕张树龙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58.36±5.54)%高于对照组的(52.46±3.11)%、心率(73.35±1.46)次/min低于对照组的(78.74±2.59)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予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疗效确切,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赵维龙刘吉义刘璐张志鹏孙凤志张树龙
关键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安全性
伊布利特房颤转律致巨大倒置T波和QTc显著延长1例
病史摘要 患者男,50岁,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病史,因间断心悸5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间断心悸5年,心悸时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房颤,持续数小时后自行缓解,无胸闷、胸痛,无黑朦、晕厥.1天前因情绪激动再发心悸...
刘吉义张树龙高连军夏云龙尹晓萌常栋董颖雪杨延宗
多极导管标测指导下的希氏束起搏一例
2017年
生理性起搏是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希氏(His)束起搏是较理想的心室生理性起搏方式。目前尚无永久性His束起搏技术的操作标准,有学者使用双极或4极导管标测His束电位,但存在His束电位标测不精确或识别困难,影响手术成功率。现报道在多极导管标测指导下成功进行的His束起搏一例。
刘璐张树龙赵维龙王泽峰刘吉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