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诱变
  • 6篇玉米
  • 4篇水稻
  • 3篇电子束
  • 3篇辐照诱变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水稻
  • 2篇植物
  • 2篇抗倒
  • 2篇辐射诱变
  • 2篇辐照
  • 1篇丹参
  • 1篇倒伏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电子束辐照
  • 1篇顶出机构
  • 1篇毒素
  • 1篇性状

机构

  • 14篇四川省原子能...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作者

  • 14篇黄强
  • 8篇冯慧
  • 7篇吴孝波
  • 6篇刘育生
  • 6篇杨成明
  • 6篇刘勇强
  • 5篇董绍斌
  • 3篇苏鹏
  • 2篇吴茂力
  • 2篇潘琳
  • 1篇荣廷昭
  • 1篇郑名敏
  • 1篇曹墨菊
  • 1篇王波
  • 1篇姬红丽
  • 1篇彭云良
  • 1篇陈浩
  • 1篇苏鹏
  • 1篇李文君
  • 1篇杨芳

传媒

  • 5篇四川农业科技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植物激素对丹参增殖的影响
2017年
以丹参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植物激素对其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培养基MS+BA0.8mg/L+NAA0.4 mg/L有利促进丹参诱导发芽率,MS+BA1.0 mg/L+NAA0.5 mg/L有利促进丹参增殖,增殖系数达4。
吴茂力苏鹏黄强
关键词:丹参植物激素增殖
电子束辐照降解普洱茶黄曲霉毒素B1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报道了采用电子加速器电子束辐照降解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可行性研究。实验设计采用两因素两重复,普洱茶(因素A)为高、中、低档次以及低档次普洱茶模拟生长黄曲霉素处理(外源混合黄曲霉毒素)4个水平,辐照剂量(因素B)为0kgy、4.5kgy、6.0kgy、7.5kgy、9.0kgy、10.5kgy、12kgy7个水平,辐照普洱茶后分析茶多酚、咖啡碱、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0~12kgy的辐照剂量处理,对普洱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辐照能有效降解普洱茶中外源混合的黄曲霉毒素B1,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降解效果越明显,当辐照剂量为12kgy时,降解率约49.2%。
肖梅冯慧陈礼怡董绍斌潘琳潘维茜黄强
关键词:普洱茶咖啡碱黄曲霉素B1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2024年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母性遗传性状。CMS是研究核质互作的理想材料,也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基础。玉米(Zea mays)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利用CMS进行玉米杂交种生产已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有力工具。因此长期以来玉米CMS均是植物学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玉米3种主要的CMS类型不育基因与育性恢复研究进展,探讨了现阶段玉米CMS研究与不育化制种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深入研究植物CMS的分子机制及玉米CMS系统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郑名敏黄强张鹏刘孝伟赵卓凡易洪杨荣廷昭曹墨菊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
辐射诱变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尼泊尔适应性研究
2024年
水稻是尼泊尔主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提高尼泊尔水稻品质和单产以及推进杂交水稻种子的推广和贸易,2022年夏季雨季在尼泊尔开展了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运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的30个杂交水稻组合适应性筛选试验,并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5个组合于2023年进行示范展示。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编号为HYN2111-4、HYN2111-7、HYN2111-15、HYN2111-16和HYN2111-29杂交水稻组合与对照Hardinath-1生育期相近,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增产明显,适合在尼泊尔南部平原区夏季雨季种植。
刘勇强邹兴建杨成明黄强江玲陈芳李燕
关键词:辐射诱变杂交水稻适应性
川西平原稻-蔬-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介绍了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内容,以期为稻-蔬-菌高产高效轮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应用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这种粮食与经济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
冯慧董绍斌王波刘勇强黄强吴孝波刘育生杨成明
关键词:鲜食玉米羊肚菌栽培模式
电子束辐照玉米自交系M_3的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讨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诱变效果,本研究分别利用剂量为200、300、400 Gy电子束对2份玉米自交系‘18-599’、‘K169’种子进行了辐照诱变,分别获得诱变株系(M_3)32份、21份,并对诱变株系和对照株系当代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2份玉米自交系诱变M_3株系株高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穗位高与对照有差异显著的株系较少;主要雌穗性状诱变集中体现在穗长和穗行数,‘18-599’M_3株系的穗长和穗行数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雄穗性状诱变效果因材料不同有差异;电子束辐照对油份和淀粉含量的改变效果较好,而2份自交系诱变M_3株系与对照的蛋白质含量均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应用于玉米诱变育种可以引起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为利用电子束开展玉米自交系诱变育种以及玉米种质改良提供了依据。
黄强郑名敏苏鹏吴茂力任在斌
关键词:电子束玉米自交系辐照诱变
水稻两系窄叶突变体Fz1S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水稻窄叶性状的研究,使水稻株型更加接近理想株型获得更高产量。【方法】本研究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变深08S,获得了水稻窄叶突变体,经多代自交,其窄叶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命名为辐窄1S(Fz1S),对其进行了表型鉴定、细胞学观察、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与野生型深08S相比,该突变体剑叶、倒2叶叶片变窄、变短,植株变矮,穗子变短,千粒重降低,粒长、粒宽无显著变化。细胞学观察表明:叶片变窄主要是由于大、小维管束数量变少引起的。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辐窄1S(Fz1S)的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Mutmap测序定位突变基因,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可能位于8号染色体,大致在4.9~5.3 Mb的区域。【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窄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育种材料。
冯慧吴孝波黄强肖梅刘育生杨成明
关键词:水稻
药用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2024年
诱变育种作为一种快速创新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新方法,经过诱变获得变异的材料不仅可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还可为研究生理生化过程、挖掘新基因以及解析代谢合成通路提供宝贵的材料。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诱变育种在药用植物种质创新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陈芳黄强董好胜刘勇强冯慧吴孝波
关键词:药用植物诱变育种种质创新
一种适用于玉米种子重离子束辐照的载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玉米种子重离子束辐照的载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放置孔,若干放置孔阵列分布,放置孔内设...
黄强冯慧吴孝波刘勇强刘育生陈芳高花雨董绍斌廖增强邓丽娟王峰董好胜
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创制抗稻瘟病紫叶两系水稻新材料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采用辐射诱变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相结合的方法,创制出含2个抗稻瘟病基因Pi-9、Pi-K^h的、带紫叶标记性状的两用系水稻新材料(5500S,5514S)。分子检测显示5500S和5514S中的Pi-9基因来自亲本P88S,而5500S和5514S中含有Pi-K^h基因,Pi-K^h基因与IRBL kh-K3、C815S有关,这可能是辐照诱变后产生的结果。紫叶标记性状来自于紫S[安湘S/80-66(360S)//金麻粘(611S)///珍汕97B/庚紫//II-32B(BC5)],通过杂交导入完成材料创制。该材料不仅抗病,而且抗倒。
吴孝波冯慧黄强刘勇强姬红丽杨芳刘育生彭云良杨成明
关键词:辐射诱变分子标记稻瘟病两用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