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中国区域创新
  • 2篇节选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铁路
  • 1篇推动科技创新
  • 1篇能级
  • 1篇全球秩序
  • 1篇转型升级研究
  • 1篇外环
  • 1篇经济圈
  • 1篇科技创新中心
  • 1篇集群
  • 1篇共同体
  • 1篇轨道交通
  • 1篇高铁
  • 1篇产业集群
  • 1篇城际
  • 1篇城际高铁
  • 1篇城市

机构

  • 5篇四川省社会科...
  • 3篇中共成都市委...
  • 2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成都市经济发...
  • 1篇叙镇铁路有限...

作者

  • 5篇高洁
  • 3篇伍笛笛
  • 2篇郭晓鸣
  • 2篇张志强
  • 2篇刘伟
  • 2篇廖冲绪
  • 2篇李后强
  • 2篇廖祖君
  • 2篇肖国华
  • 2篇肖华堂
  • 2篇张霞
  • 2篇冉敏
  • 1篇蓝泽兵
  • 1篇刘静
  • 1篇陈姣姣

传媒

  • 3篇中国西部
  • 1篇成都行政学院...
  • 1篇当代县域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以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以高能级创新平台为突破口,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切实发挥成都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梳理创新平台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基础上,通过对成都科技创新痛点问题的分析,找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的着力方向,进而提出成都以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建议。
高洁伍笛笛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9)(节选)被引量:2
2020年
本年度,《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着重从三个维度对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做出回应:理论与经验,坚持科学理论立场,客观呈现“创新元”时空动态之变;结构与功能,阐释创新“共同体”结构“一体”和功能“多元”;量化与质性,强化质性研究与行动研究“扎根”策略,注重对创新规律科学、理性研判,尽可能呈现我国区域创新全景式面貌。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课题组李后强郭晓鸣廖祖君廖冲绪刘伟张霞冉敏高洁肖华堂王理张志强肖国华熊永兰韩文艳
关键词:共同体全球秩序
以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促进成都城市转型升级研究
2016年
作为重要的交通承载工具,轨道交通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经验表明,轨道交通的发展将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本论文在分析成都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引领城市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对策建议和体制机制创新保障。
高洁伍笛笛蓝泽兵陈姣姣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
外环铁路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2022年
轨道交通网络化对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至关重要,对该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均将产生深刻影响,而环状铁路在轨道交通成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都市圈正处于同城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成都外环铁路建设将有助于在都市圈尺度下重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现有优势产业优化分工合作、加速形成成链配套的产业集群,并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机会空间。要充分发挥外环铁路对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需正确认识城际高铁对都市圈产业发展具有沿线、整体双重尺度影响,推动城际高铁对产业发展由“适应性”向“引领性”转变。
高洁张增伍笛笛张莹琳
关键词:城际高铁都市圈产业集群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8)(节选)——基于286个创新元的测度被引量:4
2019年
2018年,创新“新时代”的诸多特征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率快速显现。不论传统创新领域,抑或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技术等新兴领域,所创造、分享的知识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次次新的“颠覆性”影响,勾勒出一幅幅创新时代的“量质”转化画面。《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连续第四年将全国2 8 6个“创新元”作为区域创新指数评价的逻辑起点与观察载体,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力图尽可能勾勒式展现我国区域创新活动最新面貌。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课题组李后强郭晓鸣廖祖君廖冲绪冉敏刘伟刘静张霞肖华堂高洁张志强肖国华周飞韩文艳熊永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