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芳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病毒
  • 2篇输入性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药
  • 2篇干扰素
  • 1篇蛋白
  • 1篇登革热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性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疗法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衰竭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治疗学
  • 1篇人免疫球蛋白

机构

  • 8篇北京地坛医院

作者

  • 8篇钱芳
  • 4篇段雪飞
  • 4篇陈志海
  • 3篇徐艳利
  • 3篇范小玲
  • 3篇李蕴铷
  • 3篇张亦瑾
  • 3篇宋美华
  • 3篇田地
  • 3篇田梅梅
  • 2篇郭嘉祯
  • 2篇王晓杰
  • 2篇王爱彬
  • 2篇张伟
  • 1篇郭晓笛
  • 1篇宋蕊
  • 1篇李兴旺
  • 1篇蒋荣猛
  • 1篇孙磊
  • 1篇王宪波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干扰素雾化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2年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2b(IFNα2b)雾化吸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时机对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5月31日,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COVID-19患者26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应用IFNα2b雾化吸入治疗,分为干扰素治疗组(n=218)和对照组(n=43)。通过Log istic评分最近距离法对2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匹配后,干扰素治疗组86例、对照组43例纳入本次研究。观察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28 d病情转归、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和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的差异,并评价干扰素应用时机对核酸转阴的影响。结果 疾病严重程度方面,使用IFNα2b雾化治疗的患者结局分型主要为轻型(17.44%)和普通型(66.28%),而对照组中轻型(30.23%)和普通型(46.51%)患者较少,重型(9.30%)、危重型(13.95%)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2组患者28 d病情转归情况存在差异,干扰素治疗组转ICU或死亡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1)。干扰素治疗组病情改善时间优先于对照组(P=0.030)。症状方面,病程中干扰素治疗组发热患者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室指标方面,干扰素治疗组患者入院第14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异常比例及第28天NE异常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5、0.015、0.014)。入院7 d内接受干扰素治疗患者核酸转阴率显著高于7 d后用药患者(P=0.047)。结论雾化吸入IFNα2b有利于COVID-19患者临床病情改善、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早期应用IFNα2b有助于核酸转阴。
葛子若田地王爱彬张婷玉任兴翔钱芳李兴旺陈志海
关键词: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
持续大剂量恢复期血浆对快速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的临床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恢复期血浆以及不同剂量对快速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日~2021年1月31日北京地坛医院应用恢复期血浆治疗快速进展新冠肺炎患者28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到非恢复期血浆治疗组53例作为对照。根据应用恢复期血浆的剂量将治疗组分为:小剂量组(<1200 mL)、中剂量组(≥1200 mL,<2000 mL)及大剂量组(≥2000 mL)。观察组间病情恢复时间、临床改善时间、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及核酸转阴时间的差异。结果与非恢复期血浆治疗组相比,恢复期血浆治疗组患者疾病的病情恢复时间(P=0.004)、临床改善时间(P=0.006)以及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P<0.001)均显著缩短。持续大剂量应用恢复期血浆组较中剂量组(P=0.002;P=0.044)及小剂量组(P<0.001;P=0.002)更有利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恢复和临床改善。结论持续大剂量恢复期血浆疗法能促进快速进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恢复并改善临床病情。
张婷玉葛子若钱芳宋美华李新刚田地徐艳利陈志海张伟
关键词:血浆疗法
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例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型布鲁菌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多表现为脑膜炎和脑膜脑炎等。所有患者血清布鲁杆菌凝集试验阳性,6例患者行脑脊液布鲁杆菌凝集试验,其中4例阳性。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检查,7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9例白细胞数升高(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9例患者蛋白升高,5例糖减低。全部病例给予多西环素和利福平基础上联合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三联或四联初始抗病原治疗,序贯长疗程口服抗菌药物,平均疗程>6个月。结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治疗上不同药理学机制的抗菌药物联合、足量、长疗程治疗有效。
钱芳高学松郭嘉祯张亦瑾段雪飞
关键词:治疗学
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及预后有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提高对药物性肝衰竭的认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56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肝衰竭的分型、并发症的发生、生化指标的特点及治疗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导致肝衰竭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中药占30.3%、抗结核药占26.8%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占23.2%。发病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64.2%、纳差60.7%、尿黄60.7%。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感染73.2%、其次为肝性脑病66.1%、腹水64.3%。感染部位以腹腔最常见,占46.4%,其次为肺部41%。治愈好转者为18例(26.2%),治疗无效者14例(25.0%);死亡者为24例(42.9%)。从患者发病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5天。治愈好转组的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效死亡组,激素治疗与好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药物性肝衰竭的主要致病药物有中药、抗结核药和解热镇痛药。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提示预后差。在疾病早期采用适当的激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田梅梅王宪波李蕴铷钱芳张亦瑾段雪飞范小玲
关键词:药物性肝衰竭预后
北京地区输入性黄热病急性病程及随访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输入性黄热病急性期及半年、一年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提高对输入性黄热病疫情的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收集5例患者流行病学史、病原学、临床资料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2例重型,3例轻型,其中死亡1例。重型患者表现为发热伴严重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轻型患者肝损伤、胰腺损伤、血小板降低。半年随访时轻型患者恢复正常,重型患者1年随访时基本恢复。结论黄热病以肝肾损伤为主,存在心脏、胰腺等多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肝功恢复时间较长,轻型半年内恢复,重型需1年以上恢复,且需警惕发生脂肪肝。
张伟蒋荣猛徐艳利宋蕊孙磊王爱彬田地钱芳宋美华韩冰陈志海
关键词:黄热病随访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HCV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针对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慢性HCV感染者,给予个体化的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干扰素治疗组93.9%(62/66)的患者可耐受48周以上的治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者占83.8%(52/62),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者占53.8%(28/52),复发者占26.9%(14/52),而对照组均未获得病毒学应答,且60%(12/20)的患者病毒量有轻微升高的趋势;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持续正常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5.3%(41/43)vs 20.0%(4/20);95.2%(40/42)vs10.0%(2/20),P<0.05];而治疗组白蛋白下降、门脉增宽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6%(1/62)vs35%(7/20);3.2%(2/62)vs 30%(6/20),P<0.05];治疗组中无肝癌发生及明确的肝病进展,而对照组新增肿瘤患者3例,肝病进展患者7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感染者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与未抗病毒的对照组比,可提高对病毒和肝脏炎症的控制,延缓疾病的进展。
田梅梅李蕴铷钱芳张亦瑾段雪飞王晓杰范小玲
关键词:抗病毒药干扰素利巴韦林小剂量
静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获得研究队列,探讨静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COVID-19 immunoglobulin(pH4)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hCoVIgG)治疗普通型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31日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诊治的COVID-19患者525例,其中接受hCoVIgG(pH4)治疗的10例,未接受hCoVIgG(pH4)治疗的515例。根据年龄、性别、临床分型、是否合并基础病以及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临床改善时间。同时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肺部CT分析肺部炎症情况。探究hCoVIgG(pH4)治疗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疗效。结果匹配后得到9例hCoVIgG(pH4)治疗组及9例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hCoVIgG(pH4)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P=0.007)、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P=0.001)均有显著缩短。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P=0.03)。结论 hCoVIgG(pH4)治疗可帮助机体清除病毒,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宋美华张婷玉葛子若徐艳利陈志海钱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人工智能
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1~2010年收治的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31岁,其中10例患者为涉外公司商务人员;8例(57.1%)患者输入国为东南亚国家;11例(78.6%)发病于5~10月份;发病至确诊平均间隔9d。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0%)、头痛(71.4%)、肌痛(64.3%)、疲乏(57.1%)、皮疹(57.1%)、颜面前胸皮肤潮红(57.1%)、结膜充血(50.0%)、淋巴结肿大(35.7%)。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包括白细胞减少(78.6%)、血小板减少(71.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0.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78.6%)、肌酸激酶升高(42.8%)、血钾降低(50.0%)。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9.8d。结论随着国际商务交流和旅游机会增多,北京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近年来显著增加。本组14例输入性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肝损伤及低血钾发生率较高。对于有疫区旅居史的不明原因发热者,应考虑登革热的可能并及时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
段雪飞王晓杰郭晓笛凌伟钱芳李蕴铷田梅梅郭嘉祯范小玲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疾病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