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树刚

作品数:2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表径流
  • 2篇水质
  • 2篇空间分异
  • 2篇城市
  • 1篇地表
  • 1篇源区
  • 1篇山地城市
  • 1篇水质特征
  • 1篇污染
  • 1篇径流
  • 1篇径流污染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城市地表
  • 1篇城市地表径流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立青
  • 2篇郭树刚
  • 1篇朱仁肖
  • 1篇单保庆
  • 1篇赵建伟
  • 1篇尹澄清
  • 1篇高勇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源区监测的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空间分异性研究被引量:34
2010年
通过对汉阳城区14个地表源区4次降雨径流过程水样的采集与分析,研究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空间分异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地表径流污染的源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城市地表径流颗粒态COD、TN和TP分别占58%±17%、65%±13%和92%±6%,溶解态TN中NH 4+-N、NO 3--N和DON相当.不透水地表功能、交通流量、土地利用、人口密度以及卫生管理水平是影响城市地表径流水质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对径流污染程度的影响是旧城居民区>一般城区居民区/饮食区>交通商业区>新建区>城市绿地,人口密度高和管理差的旧城区径流污染最重;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程度与交通流量呈正相关,交通流量越高地表径流污染越重,1级交通干道>2级干道>支路.加强地表卫生的管理,并对地表径流污染产生的关键源区进行控制是减轻城市地表径流对水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李立青朱仁肖郭树刚尹澄清
关键词:空间分异城市地表径流水质聚类分析
山地城市地表径流源区水质特征监测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2010年通过对山地城市重庆江北城区10个地表源区5次地表径流过程水样的采集与分析,研究城区地表径流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地表径流污染源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山地城市重庆地表径流污染过程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降雨强度影响地表径流水质的变化,地表径流水质的波动同雨强的变化呈同步趋势,雨强增加,污染物浓度下降,表现出水质变化的随机性.山地城市重庆地表径流COD、TP与TSS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悬浮物是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而且是有机物质和磷素的载体.有机物质与磷素主要以颗粒态的形式存在,而氮素以溶解态的氨和硝酸盐为主.山地城市地表径流水质TSS、COD、TN、TP和NH4+-N在各个源区的差异显著,商业区和城市交通主干道TSS、COD和TP的浓度最高,其次为城市支路、居民区道路、停车场和屋顶.不透水地表功能、交通流量、人流量和卫生管理是影响地表径流水质的主要因素.城市商业区、交通干道和人流量高的居民区道路是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关键源区.
李立青单保庆赵建伟郭树刚高勇
关键词:地表径流水质空间分异山地城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