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钧予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乳杆菌
  • 1篇毒素
  • 1篇多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物乳杆菌
  • 1篇脱除
  • 1篇酶法
  • 1篇酶法提取
  • 1篇酶解
  • 1篇木耳
  • 1篇合酶
  • 1篇黑木耳
  • 1篇黑木耳多糖
  • 1篇伏马毒素
  • 1篇伏马菌素
  • 1篇伏马菌素B1
  • 1篇复合酶
  • 1篇复合酶法
  • 1篇复合酶法提取
  • 1篇复合酶解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柏林
  • 3篇郑钧予
  • 2篇王晓
  • 2篇彭晓龙
  • 1篇周方
  • 1篇裴家伟
  • 1篇赵丽丽
  • 1篇何媛媛
  • 1篇张军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复合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方法优化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优化黑木耳多糖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木耳多糖,以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溶液p H、浸提料液比以及酶解时间对黑木耳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TLC薄层色谱层析法分析提取出的黑木耳多糖的成分。[结果]试验确定了复合酶酶解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料液比1∶40 g/ml,酶解溶液p H 7.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0h。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353%,所含有的单糖为D-葡萄糖。[结论]研究可为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郑钧予丑建栋彭晓龙何媛媛席丽琴张柏林
关键词:黑木耳多糖复合酶解薄层层析
乳杆菌脱除伏马毒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7和戊糖乳杆菌(L.pentosus)X8对伏马毒素FB1和FB2脱除作用及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的方法研究菌体细胞的伏马毒素脱除率。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B7和戊糖乳杆菌X8在37℃吸附1h后对FB1的脱除率分别为52.9%和58.0%,对FB2的脱除率分别达到了85.2%和86.5%。p H、温度、酶影响菌株B7和X8结合伏马毒素FB1和FB2的效果,并且两株菌脱除伏马毒素的作用与其活力无关。两株菌体结合伏马毒素的效率随p H升高而降低。当p H>7时,无法检测到两株乳杆菌具有结合伏马毒素的能力。经100℃沸水浴处理后,菌体细胞脱除伏马毒素的效率上升;经溶菌酶处理后,菌体脱除伏马毒素的效率降低。两株乳杆菌具有以吸附方式脱除伏马毒素FB1和FB2的能力,但吸附FB2的效果高于吸附FB1的效果。
王晓郑钧予彭晓龙乔雅斐周方赵丽丽张柏林
关键词:乳杆菌伏马毒素影响因素
植物乳杆菌ZJ8吸附伏马菌素B_1和B_2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J8对伏马菌素B1和B2吸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菌体对FB1和FB2的吸附率。【结果】菌株ZJ8对FB1和FB2的吸附率分别为89.9%、95.0%,这种吸附特性与菌体活力无关,且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菌株ZJ8的吸附率在p H 4时达到最大,分别为96.4%和99.0%。碱性和高温条件下都不利于菌株吸附伏马菌素。经强酸和SDS处理后,菌体对伏马菌素吸附率显著性上升。菌体细胞壁对FB1和FB2的吸附率高达96.8%和100%。植物乳杆菌ZJ8胞壁成分中肽聚糖的吸附率最高,分别为98.4%和100%。【结论】植物乳杆菌ZJ8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清除环境中的伏马菌素B1和B2,对吸附起主要作用的是菌体细胞壁上的肽聚糖。
张军乔雅菲王晓裴家伟郑钧予张柏林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伏马菌素B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