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点阵激光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1
- 2016年
- 点阵激光采用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可形成数十个显微热损伤区,刺激胶原再生,使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快速修复。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点阵激光有剥脱性10600nm CO——2点阵激光、2 940nm Er:YAG激光,以及非剥脱性的1 550nm、1 540nm Er glass激光。因其在各领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临床上尝试联合射频、微聚焦超声、光动力、脉冲染料激光、富血小板血浆等手段,对面部老化、痤疮、瘢痕、膨胀纹等皮肤问题进行治疗,以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目的。本文对点阵激光联合其他方法在皮肤病治疗及皮肤美容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 赵玉梅黄熙杨凤元
- 关键词:点阵激光面部年轻化痤疮瘢痕
- 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射频对大鼠皮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射频对大鼠皮肤的影响,对二者联合治疗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40只SD大鼠背部脱毛后,将其背部划分为4个区域:A组(空白对照组)、B组(CO2点阵激光组)、C组(多极射频组)、D组(CO2点阵激光联合多极射频组)。分别于每组干预完全结束后第2W、4W、8W、12W进行取材,予HE染色、Masson染色、Ⅲ型胶原纤维免疫组化、VEGF免疫组化。结果:HE染色显示:干预后第8W、12W,各干预组均可见明显新生胶原、排列致密,D组增厚最明显(P<0.05);Masson染色显示干预后第8W、12W,D组胶原纤维更致密(P<0.05);免疫组化Ⅲ型胶原纤维显示干预后第2W,各干预组Ⅲ型胶原纤维合成增多,干预后第4W,C组、D组持续增多,D组更显著(P<0.05);免疫组化VEGF显示干预后第2W、4W、8W,与A组比较,其余各干预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大(P<0.05),干预后第12W,C组、D组表达仍强于A组(P<0.05)。结论: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多极射频治疗对促进真皮胶原纤维合成的作用更显著;多极射频、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多极射频较单独应用剥脱性点阵激光使真皮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上调持续时间长。
- 杨凤元严文杰黄熙赵玉梅
- 关键词:射频胶原纤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多极射频不同持续作用时间对SD大鼠皮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极射频不同持续作用时间对SD大鼠真皮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SD大鼠背部脱毛,将其分为4个区域:A组(空白对照组)、根据多级射频持续作用时间15min、30min、45min分为B、C、D组。每组干预完全结束后的第2周、4周、8周、12周进行取材,行HE染色、Ⅲ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VEGF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HE染色中,干预后第4周,真皮层毛囊、血管周围开始出现新生胶原;测量真皮厚度,自干预后第4周开始,B组、C组、D组较A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8周、12周,D组真皮增厚较其他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Ⅲ型胶原纤维,干预后第2周,B组、C组、D组Ⅲ型胶原纤维合成增多;治疗后4周,B组、C组、D组持续增多,D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第8周,B组、C组、D组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干预后第2周、4周、8周,B组、C组、D组平均光学密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D组更显著(P<0.05),干预后第12周,B组、C组、D组VEGF阳性表达仍强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多极射频单次持续作用时间对促进真皮胶原纤维的合成作用更显著;多极射频可引起真皮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上调,且持续较长时间。
- 杨凤元黄熙赵玉梅
- 关键词:多极射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