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昕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 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8例,采用Pi CCO和中心静脉压(CVP)持续监测患者补液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补液试验后心排血指数(CI)增加值(△CI)≥10%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有反应组),△CI<10%定义为容量反应阴性(无反应组)。评价两组患者补液试验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CVP、每搏量变异度(SVV)、CI及其变化值(△HR、△MAP、△CVP、△SVV、△CI)的差异,分析其与△C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 88例患者共进行148例补液试验,其中补液试验有容量反应性65例,为有反应组;补液试验无容量反应性83例,为无反应组。补液试验前,两组患者HR、MAP、CVP、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反应组SVV高于无反应组(P<0.05)。补液试验后,两组患者HR、MAP、CVP、S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反应组CI高于无反应组(P<0.05)。两组患者补液试验前后△HR、△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反应组患者△SVV、△CI高于无反应组(P<0.05)。容量负荷试验前HR、MAP、CVP与△CI无相关性,而SVV与△CI呈直线相关(P<0.05)。以△CI≥10%定义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标准时,SV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最佳临界值为12.4%时,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6.6%,SV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高于HR、MAP、CVP。结论 PiC 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中,SVV可更准确、敏感地反映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状态,提高临床中液体管理的质量。
- 徐放曹志然胡昕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
- 2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80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13例(76.1%),二次成功42例(15.0%),总穿刺成功率(91.1%),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10例(3.6%)。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5例(5.4%),其中误入颈内静脉6例,气胸4例,误穿锁骨下动脉3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危重症患者较为安全的静脉穿刺方法。
- 徐放胡昕陈晓华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
- 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和比较心电图在诊断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种疾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种疾病心电图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在ST段抬高导联分布上,应激性心肌病下壁导联分布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在V1导联上明显少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aVR导联ST段抬高明显少于应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中病理性Q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具有暂时性、可逆性之特征,不同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大部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存在镜面改变,而在应激性心肌病中几乎不存在。结论应激性心肌病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不同表现对于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胡昕曹志然徐放
-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