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比较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住院患者诊治期间临床采集的细菌培养标本2 028个,采用Micro Scan autoSCAN4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其进行检验,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统计分析各类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 2 028个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 44.33%,其中,痰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最高(58.96%),其次为眼科分泌物标本(40.64%)、眼内容物标本(37.96%)、尿液标本(34.55%)、血液标本(21.11%).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不同,临床上针对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可从侧面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积极实施改进对策.
- 秦秀杰李廷军董彦金
-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药敏分析病情评估检测标本阳性率
- 房水sFas和sFasL在部分角膜疾病的分析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感染性角膜炎和圆锥角膜疾病患者房水sFas和sFasL浓度的变化。方法 ELISA法检测正常人、真菌性角膜炎和圆锥角膜炎患者房水sFas和sFasL的浓度,并对其做样本均数的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比正常人房水sFasl浓度升高(p<0.05);圆锥角膜炎患者比正常人sFas和sFasL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严重感染性角膜疾病中,细胞的凋亡尤其是T细胞的凋亡,可能受到抑制。sFas对Fas系统介导的凋亡抑制作用的降低,可能是回锥角膜变薄前突的原因之一。
- 李廷军张磊秦秀杰王旭
- 关键词:SFASSFASL房水真菌性角膜炎圆锥角膜
- 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析血栓前体蛋白护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血浆D-二聚体和血栓前提蛋白的含量予以测定,同期再选取36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发病后6 h内D-Dimer为(0.52±0.21)mg/L,TpP为(23.23±9.96)mg/L;6-12 h分别为(0.60±0.35)mg/L,TpP为(21.52±9.83)mg/L;12-24 h分别为(1.45±0.89)mg/L,TpP为(15.41±8.28)mg/L;对照组患者D-Dimer为(0.24±0.18)mg/L,TpP为(2.16±1.26)mg/L;在发病后12 h内,D-二聚体存在明显升高现象,其浓度会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浓度状况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发病后6 h内,虽然TpP水平会发生明显上升状态,但经临床治疗后会急剧降低。结论 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不但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症的可靠指标,同时还能对疾病的发展予以检测,有效评价其治疗效果。
- 秦秀杰姜莉华
- 关键词:血栓前体蛋白D-二聚体脑梗塞
-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8联合检测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IL-18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IL-18水平分别为(1.76±0.63)g/L、(11.58±3.46)g/L、(1.38±0.49)g/L、(1.68±0.34)μg/L,观察组分别为(2.68±0.74)g/L、(15.24±4.17)g/L、(2.59±1.03)g/L、(2.53±0.21)ng/mL,组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9.45、6.74、10.54、21.36,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IgA、IgG、IgM及IL-18水平分别为(2.68±0.74)g/L、(15.24±4.17)g/L、(2.59±1.03)g/L、(2.53±0.21)μg/L,治疗后分别为(2.03±0.51)g/L、(13.12±3.25)g/L、(1.93±0.47)g/L、(1.74±0.15)μg/L,治疗后IgA、IgG、IgM及IL-1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7.26、4.02、10.54、5.87,均P<0.01)。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联合IL-18能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情状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该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值得推广。
- 秦秀杰姜莉华
- 关键词:肝炎乙型血清白细胞介素18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
- PCR技术与ELISA方法在检测HBV中的对比分析
- 2004年
- 乙肝病毒检测中,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是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五个指标。随着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实时动态荧光定量PCR(FQ-PCR)因其技术成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ELISA法与实时定量(FQ-PCR)技术,同时进行HBV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杜敏张鲁芳秦秀杰赵霞
- 关键词:乙肝病毒PCR技术ELISA方法HBSAG血清标志物HBEAG乙肝病毒检测
- 眼分泌物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眼科分泌物中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定量接种针挑取单个菌落溶于0.5 McFarland硫酸钡接种液制成混悬液,再用接种器吸取菌液接种于Pos Combo Panel Type 20,35℃孵育24 h,应用美国德灵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192株葡萄球菌中的86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皮葡萄球菌检出86株,检出率为44.8%(86/192);MRSE检出58株,检出率为30.2%(58/192),MRSE占表皮葡萄球菌的67.4%(58/86);MRSE对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具有显著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利福平、四环素、氯霉素敏感。结论眼科分泌物中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严重,并且MRSE呈现多重耐药,医院应加强对MRSE的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
- 李廷军邱婷婷董彦金秦秀杰
- 关键词:抗生素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