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地产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孔
  • 1篇炭复合材料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剖面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现状
  • 1篇磺胺
  • 1篇磺胺二甲嘧啶
  • 1篇健康风险评估
  • 1篇固废
  • 1篇河流
  • 1篇河流治理
  • 1篇恩诺沙星
  • 1篇房地
  • 1篇房地产
  • 1篇房地产开发
  • 1篇废白土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建工环境...

作者

  • 4篇王静
  • 2篇朱晓丽
  • 2篇王静
  • 1篇刘海红
  • 1篇焦文涛
  • 1篇胡健
  • 1篇张婷
  • 1篇尚小清
  • 1篇张荣
  • 1篇鲁红梅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下水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种典型多孔高温改性固废材料对磺胺二甲嘧啶的吸附特性被引量:6
2020年
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采煤废弃物这3种典型多孔固体废料为原料,用低氧控温炭化法制成牛粪炭和秸秆炭以及用煅烧后的煤矸石炭对磺胺二甲嘧啶(SMZ)进行批处理吸附实验.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平衡研究牛粪炭、秸秆炭和煤矸石炭对SMZ的吸附特性,并结合FE-SEM、 FT-IR、 Boehm滴定、 BET及Zeta电位滴定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 3种炭材料对SMZ的吸附在24 h时基本达到平衡. 3种炭材料对SMZ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在0.996 8~0.999 9之间,吸附速率随着炭材料表面有效吸附位点的减少而减小.吸附过程主要由膜扩散、颗粒内扩散和平衡阶段这3个步骤组成,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共同控制吸附速率.等温吸附数据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R^2在0.987 4~0.999 7之间,主要为物理吸附,是自发的放热反应. 3种炭材料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牛粪炭(19.64 mg·g^-1)>煤矸石炭(12.06 mg·g^-1)>秸秆炭(9.16 mg·g^-1).SMZ在3种炭材料上的吸附机制主要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多分子层的表面静电吸附作用和孔隙填充等.其中,静电吸附为主要吸附机制.牛粪炭吸附性能最佳可能是由于其具有较为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较多的负电荷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
王静王静朱晓丽胡健胡健焦文涛
关键词:固废磺胺二甲嘧啶
城市化初期河流治理背景下区域开发SWOT分析——以浐灞生态区房地产开发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SWOT方法对浐灞生态区的房地产开发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并进行了SO、ST、WO和WT的策略研究。得出了拥有河流的区域在城市化初期的房地产开发中,应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行多业态的开发和经营。
王静鲁红梅张荣
关键词:城市河流房地产SWOT
某大型化工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现状与风险评价被引量:14
2019年
以东北某大型化工场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8个剖面点,4个土层,共计95个土壤样品;使用GC/MS检测了16种PAHs。本研究主要分析PAHs在该场地浅层(0~3 m)土壤的分布特征及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采用终生致癌风险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土壤∑PAHs范围为0.13~553.5 mg·kg^-1,均值67.0 mg·kg^-1,化学品公司和热电厂周围土壤样点中PAHs含量相对较高;0~3、4~7 m土壤层中PAHs以中环4环为主,8~11 m土壤层PAHs以低环2~3环为主。场地中未受扰动的土壤样品PAHs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受扰动的样点在深度大于16 m仍有较高浓度的PAHs。根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BaP浓度超出一类建设用地筛选值60.6倍。健康风险评估显示,场地ILCRs值为9.6×10-11~7.2×10-5,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张玉宋光卫刘海红刘海红王静王静
关键词:土壤剖面健康风险评估
改性废白土炭复合材料对恩诺沙星的吸附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以废白土为原料,分别在300、500℃和700℃条件下限氧热解制备废白土炭复合材料A&C300、A&C500、A&C700,采用H_(3)PO_(4)活化法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制备HA&C300、HA&C500和HA&C700,分析改性前后复合材料对恩诺沙星(ENR)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材料;采用比表面积测试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筛选出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改性复合材料吸附ENR的影响因素(ENR浓度、复合材料投加浓度和溶液pH),并结合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探究其对ENR的吸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未改性的废白土炭复合材料对ENR吸附效果较差,而采用H_(3)PO_(4)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对ENR吸附效果均有所提升,其中HA&C300吸附效果最佳;与A&C300相比,HA&C300表面官能团丰富度和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疏水性增强,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45.72 m^(2)·g^(-1)和0.10 cm^(3)·g^(-1),分别是A&C300的1.54倍和1.59倍;当ENR初始浓度为10 mg·L^(-1)时,HA&C300对ENR吸附的最佳参数为投加浓度0.5 g·L^(-1)、pH 6,此时去除率最高达到92.34%,是A&C300去除率的2倍,最大吸附量达66.79 mg·g^(-1)。HA&C300对ENR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控于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机制包括氢键、π-πEDA、疏水作用和孔径填充。
朱晓丽张婷王军强赵汉红尚小清申保收陈超王静
关键词:恩诺沙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