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动态预测视角下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减排压力分析——基于低碳发展弹性系数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利用2001-2014年我国产业部门相关数据,基于ARIMA模型,对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概率较大。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低碳发展弹性系数计算了既定目标下,我国具体产业部门的减排压力,结论是:6种低碳发展情形下,完全脱钩发展、基本脱钩发展和弱脱钩发展的17个产业部门,在碳配额后,碳减排压力相对较小,而弱联结发展、联结发展以及超联结发展的22个产业部门,碳减排压力较大。
- 王万军路正南朱东旦
-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ARIMA模型
- 公平与效率权衡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系统碳配额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统一碳市场建立后,对于整个产业系统而言,面临着如何将碳排放权在产业部门之间合理分配的问题。文章在公平与效率权衡的视角下,以公平偏离指数最小化为目标,以国民经济效率指标为约束,建立了公平与效率权衡分配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我国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各产业碳排放配额情况,并对我国的产业进行免费配额,深入分析产业系统发展各阶段的配额情况。
- 王万军路正南朱东旦
- 基于增长态归因矩阵法的中国产业动态关联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分别利用Leontief逆矩阵和Ghosh逆矩阵构建增长态归因矩阵,提出完全需求拉动作用和完全供给推动作用的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增长态归因矩阵法可有效地辨识产业动态关联,有助于选择产业关键部门;拉动作用增强的产业主要依赖间接拉动作用,而其他产业则主要依赖直接拉动作用;就推动作用而言也能得到相同结论。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立足于需求拉动,优先发展拉动作用与推动作用均增强的产业。
- 路正南王万军陈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