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航天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症状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机制
  • 1篇致病因子
  • 1篇瑞巴派特
  • 1篇评分系统
  • 1篇肿瘤
  • 1篇甾体抗炎药
  • 1篇黏膜
  • 1篇无症状
  • 1篇无症状人群
  • 1篇连接蛋白
  • 1篇螺杆菌
  • 1篇紧密连接蛋白
  • 1篇抗炎
  • 1篇抗炎药
  • 1篇机制及防治

机构

  • 4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4篇崔梅花
  • 4篇杨成
  • 1篇梁君
  • 1篇马文彬
  • 1篇张琴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损伤大鼠小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损伤组和低、中、高剂量瑞巴派特保护组。采用阿司匹林150 mg·kg^(-1)·d^(-1)灌胃,连续14 d,瑞巴派特组在每次造模前30 min给予保护。观察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检测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黏蛋白2(MUC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结果阿司匹林组小肠黏膜损伤,黏膜MPO、血清D-乳酸增加(P<0.05),MUC2、ZO-1和Occludin表达量减少(P<0.05),瑞巴派特可不同程度缓解以上改变。结论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损伤小肠黏膜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减轻炎症、增加MUC2的分泌、保护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
杨成崔梅花梁君李静
关键词:瑞巴派特阿司匹林紧密连接蛋白肠黏膜通透性
NSAIDs相关性小肠黏膜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2019年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ammatory drugs,NSAIDs)广泛应用于临床,胃黏膜损伤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近年发现NSAIDs对小肠黏膜的损伤远比以往估计的严重.阐明NSAIDs对小肠黏膜的损伤机制对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杨成崔梅花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无症状人群大肠肿瘤发生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及验证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构建并验证一种临床评分系统预测大肠肿瘤发生的风险,指导受试者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航天中心医院2011-2015年行结肠镜体检的无症状患者(构建组)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肠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评分系统,并在2016-2017年行结肠镜体检的无症状患者(验证组)中采用上述已构建的风险评分系统对其预测大肠肿瘤发生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是大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根据分值将0~2分定义为平均风险(AR),将≥3分定义为高风险(HR)。建立的大肠肿瘤风险评分系统在构建组中的敏感度为76.1%,特异度为69.9%。在验证组中,平均风险组及高风险组的腺瘤检出率分别为15.8%、20.9%;在验证组中评分系统的敏感度为56.3%,特异度为52.2%。结论性别、年龄、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是大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评分系统对于无症状人群大肠肿瘤发生风险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对大肠肿瘤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张琴崔梅花马文彬杨成
关键词:大肠肿瘤无症状人群评分系统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7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H.pylori致病性主要依赖于其鞭毛、螺旋结构、脂多糖、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空泡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通过复杂的致病机制最终导致疾病.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H.pylori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杨成崔梅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致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