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军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沁水盆地
  • 2篇沁水盆地南部
  • 2篇煤层气
  • 1篇压裂
  • 1篇增产
  • 1篇水力压裂
  • 1篇气井
  • 1篇气田
  • 1篇区块
  • 1篇维数
  • 1篇煤层气井
  • 1篇煤层气田
  • 1篇煤级
  • 1篇开发区块
  • 1篇孔隙
  • 1篇分形
  • 1篇分形维数
  • 1篇高煤级煤
  • 1篇产能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作者

  • 3篇桑树勋
  • 3篇刘会虎
  • 3篇安士凯
  • 3篇李军军
  • 1篇李梦溪
  • 1篇李仰民
  • 1篇张建国
  • 1篇王军鹏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被引量:23
2011年
以沁水盆地南部的20个高煤级煤样品的压汞实验和煤岩煤质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探讨了孔隙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盆地南部地区高煤级煤孔隙分形特征。研究表明,高煤级煤孔隙分形无标度区为50nm^100μm,孔隙分维数在2.94~3.21,孔隙分维数与煤变质程度、孔隙度、大孔含量、体积中值孔径呈负相关关系,与中孔含量、吸附孔含量、退汞效率、灰分产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固定碳含量、镜质组质量分数、挥发份产率、兰氏体积则以孔隙分维数3.05为拐点呈双U形或倒双U形变化。孔隙分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高煤级煤储层吸附能力和解吸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并依据孔隙分维数划分出该区富气易解吸区、富气难解吸区及含气解吸区。
安士凯桑树勋李仰民李梦溪刘会虎张建国李军军
关键词:高煤级煤分形维数孔隙沁水盆地
沁南煤层气田开发区块内煤层气生产接替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对煤层富气高渗地质规律及煤层气井排采主控因素的研究,结合对开发区块煤层气井工程数据与测试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沁南煤层气田开发区块内煤层气生产接替方法,依据煤层富气高渗等级和地解压差等级将开发区划分为5类煤层气开发单元.研究表明:Ⅰ类至Ⅴ类开发单元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10%,20.86%,47.44%,28.96%,1.64%;开发单元的分布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最为显著,开发单元展布与煤层含气性、渗透性的区域性变化及煤层压差吻合程度较高;区块内煤储层压力四周高、中心低且变化梯度大的部位,地解压差小,有利于压降扩展,开发单元类型级别高;开发区内地形较为平缓,开发单元多位于煤层埋深1 000 m以浅地区,对煤层气开发施工较为有利.开发区内产能接替工艺开发技术表明:后期井网部署应以现有井网为中心,以埋深1 000 m为界,在Ⅲ类以上开发单元区域向四周布井,布井时考虑地形落差可采用分层次(多层次)布井;现有井网内煤层气井产能低下区域采用二次压裂或补充小井距井以提高煤层气井产能;在地层稳定、构造简单的地形和缓区可考虑水平井生产工艺.
刘会虎桑树勋李仰民李梦溪张建国安士凯李军军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增产的储层生产控制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以沁水盆地南部区块煤层气生产井的工程、测试、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储层生产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优化储层生产控制、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的工程措施,重点研究了水力压裂工艺施工参数与煤层气井产能的关系,提出了有利于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的水力压裂工艺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合理控制钻井液的密度与粘度,可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煤层气井的产能与固井工艺中的水泥浆密度与用量呈现负相关关系;水力压裂采用变砂比、控制压裂液、变排量等施工工艺和优化的工艺参数值可有效提高煤层气井气产量。
李军军桑树勋李仰民李梦溪刘会虎安士凯王军鹏
关键词:水力压裂产能煤层气井沁水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