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友林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宋例新探
- 2017年
- 在中国古代,例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指判例或先例,此乃本源之义;一指法律原则或规定,多用于法典、制敕中。宋代以例为构词元素的法律术语多从第一义项,除条例、则例外,大多指判例、先例和惯例。宋例与制定法的关系是"法所不载,然后用例",是制定法的辅法,在法律体系中位阶最低。但惟常例(判例、先例)和惯例性质的例才是制定法的辅法,是法律渊源,而优例则否。宋例虽备受批评,但因其具有补制定法之不足的功能及简便、风险小等优点,在实践中被大量援用,其实际地位比较高。
- 吕志兴曾友林
- 关键词:判例惯例法律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