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嵘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医联体的“3+2+1”联合药学门诊规范化建设与实践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3+2+1”联合药学门诊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方式。方法参考美国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服务要点,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简称市六医院)门诊实际工作流程,首先于2018年6月在该院开设肿瘤药学门诊,并设计开发药师工作站信息化平台,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药师对肿瘤药学门诊的运行效果进行初步评价。通过肿瘤药学门诊规范化建设与实践,由三级甲等医院的药师团队对医联体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师团队进行专业指导及工作模式的培训,推动建立联合药学门诊。结果2021年5月20日、25日,市六医院药剂科分别与医联体内的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简称市八医院)共建“市六医院-康健联合药学门诊”“市六医院-市八医院联合药学门诊”,实现了医联体内药学服务连续化、同质化。截至2021年8月,市六医院肿瘤药学门诊接诊1469次,共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问题172件,药品不良反应305件,其他伴发疾病817件。结论“市六医院-市八医院-康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三位一体联合药学门诊是一种全新的“3+2+1”联合药学门诊模式,实现了医联体内药学服务同质化,提升了区域内药学服务能力。药师建立药学门诊,参与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赵新才徐嵘朱万虎杨莉王永刚江静舟郭澄张剑萍
- 关键词:药学服务药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2012年不合理医嘱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PIVAS的电子医嘱共计444万余条,对医嘱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该院PIVAS涉及不合理用药的医嘱共计2 708条,占0.61‰,主要表现为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和药品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PIVAS的药师审方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刘媛徐嵘王军邱泉清陆瑶华郭澄霍炎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合理用药药学服务
- 基于美国FAERS的伊沙佐米风险信号挖掘
- 2023年
- 目的 挖掘伊沙佐米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Open Vigil 2.1在线工具,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自伊沙佐米在美国上市(2015年11月20日)至Open Vigil网站最近更新(2023年3月31日)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数据,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PR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进行数据挖掘,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5.1版对信号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进行标准化编码。结果 共提取到以“伊沙佐米”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13 841份,涉及患者以男性稍多(49.53%),且年龄多为65岁及以上(72.48%);报告来自57个国家/地区,以美国(52.90%)为主。共挖掘到阳性信号186个,强、中、弱信号分别有51、99、36个,累及SOC 19个。发生频次和PRR信号强度均排在前50位的PT包括周围神经病(414例,强信号)、血小板计数降低(379例,强信号)、血小板减少症(360例,强信号)、血细胞减少症(75例,强信号)、神经病学症状(41例,强信号),累及SOC为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类检查和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累及胃肠系统疾病(2 588例)的ADE发生次数最多,包括腹泻(1 077例,强信号)、恶心(737例,中信号)、呕吐(459例,中信号)、便秘(275例,中信号)等;感染及侵染类疾病阳性信号包含PT最多,且多数未被药品说明书记载,其中强信号12个(1 030例)、中信号30个(627例),主要涉及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脓毒症、带状疱疹等;心脏器官疾病中的心脏淀粉样变性(7例,强信号)、急性冠脉综合征(14例,强信号)和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肾功能损害(91例,中信号)均为较强信号且均未被药品说明书记载。结论 除需常规关注的伊沙佐米相关胃肠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等常见ADE外,临床还需关注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感染,密�
- 杨莉赵新才徐嵘张剑萍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综合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法构建nab-PTX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对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综合药品说明书、权威指南、药品价格数据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的研究资料等相关数据对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进行评价。结果安全性方面,nab-PTX联合吉西他滨(GEM)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FOLFIRINOX方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大多较低,但贫血和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与GEM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替吉奥(S1)方案。有效性方面,nab-PTX联合GEM方案与GEM方案、S1方案比较,能显著增加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与FOLFIRINOX方案相比,在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ORR、DCR和1年生存率指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显著降低了需要二线方案治疗率。经济性方面,nab-PTX联合GEM方案对比FOLFIRINOX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更具有经济性;相比于GEM方案,nab-PTX联合GEM方案不具备成本-效果优势,但随着政策发展及nab-PTX价格降低,nab-PTX联合GEM方案经济优势将会进一步体现。在创新性方面,nab-PTX是由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形成纳米颗粒的全新结构,使得其更具优势。在适宜性方面,患者使用依从性提高,临床使用过程也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在可及性方面,nabPTX的价格水平稳定,可获得性较好,且近年来价格降价,可负担性较好。结论nabPTX属于紫杉醇制剂的创新结构,nab-PTX联合GEM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不劣于经典FOLFIRINOX方案,并且比FOLFIRINOX方案更具有经济性,患者使用依从性提高,临床�
- 赵新才邱瑶朱万虎徐嵘郭澄张剑萍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转移性胰腺癌
- 药师主导的合理用药管控体系对医院药品费用管控和医疗质量提升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建立药师主导的合理用药管控体系并评价其对医院药品费用管控和医疗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由药剂科主导,成立合理用药管控小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建立临床药师主导的合理用药管控体系。对比分析采用合理用药干预体系管控前后门诊和住院的次均药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基药占比)、处方或医嘱不合理率和住院患者输液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的平均值分别由2022年1至6月的238.48元和4576.76元,降低到2023年1至6月的179.64元(较干预前降低24.67%)和3412.61元(较干预前降低25.44%);干预后,基药占比指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平均值由36.63%上升至38.82%。在全院动态监控药品合理性使用评价方面,处方或医嘱不合理率由36.47%下降到15.72%,住院患者输液率从82.97%下降到80.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合理用药干预,门诊、住院次均药费明显降低,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改善,提示药师主导的合理用药管控措施促进了临床药品合理应用,降低了医药费用。
- 刘媛徐嵘简桂花赵新才胡承方狄建忠郭澄张剑萍魏伟
- 关键词:合理用药
- 静脉输液系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加强静脉输液系统化管理,规范静脉输液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从组织构建、信息化建设、全程精细化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4个部分建立输液管理模式。通过整合部门、知识、数据资源,建设信息系统,组织医护培训及患者宣教,建立泌尿外科试点积极开展输液管理工作。结果 构建形成多部门联动的静脉输液系统化管理模式,多数部门对安全合理输液重视度明显加强。泌尿外科试点工作效果显著。2021年6-12月份数据显示,较6月份,12月份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87.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使用率下降18.7%,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天数占比下降21.2%,住院患者平均每床日使用体积下降27.3%,住院患者平均每床日使用袋数下降17.4%。指标数据的下降证明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另外,临床医师按照路径合理开具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更加规范化。结论 依照系统化管理模式,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关注重点监控药品,从试点科室入手有利于逐步加强静脉输液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
- 邱瑶徐嵘周希喆杨冉星张孟琦郭澄张剑萍
- 关键词:静脉输液合理用药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学监护路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nab-PTX)药学监护路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使用过nab-PTX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以nab-PTX的药品说明书为基础,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该院nab-PTX使用的真实世界数据等,建立nab-PTX在肿瘤患者真实世界人群中合理用药的药学监护路径。结果:本研究纳入279例使用过nab-PTX的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符合nab-PTX的药品说明书适应证;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共237例(占84.9%),其中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有209例(包括宫颈癌、胰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卵巢癌或输卵管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胆管癌),评价为用药合理,而部分超说明书用药(口腔癌、纵隔恶性肿瘤、骨肿瘤、软组织恶性肿瘤、前列腺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等)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评价为不合理用药。患者使用nab-PTX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病变,与药品说明书相符。在此基础上,从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及随访等多方面建立了nab-PTX药学监护路径。结论:nab-PTX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存在,应加强对nab-PTX应用的管理,通过制定住院患者nab-PTX药学监护路径,可以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保障肿瘤患者合理用药。
- 赵新才徐嵘王永刚成佩秋郭澄张剑萍
- 关键词: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