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芬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感
  • 4篇病毒
  • 2篇登革热
  • 2篇诺如病毒
  • 2篇禽流感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感冒
  • 2篇感冒
  • 1篇登革热流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信息需求
  • 1篇性病
  • 1篇伊蚊
  • 1篇疫情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研究
  • 1篇知晓

机构

  • 9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庞芬
  • 5篇范苏云
  • 4篇石向辉
  • 2篇杜田
  • 2篇邓凯杰
  • 2篇周洁
  • 1篇牛姬飞
  • 1篇张静冰
  • 1篇李波
  • 1篇刘瑾
  • 1篇曹丽
  • 1篇梁伟
  • 1篇段利娜
  • 1篇钟剑明
  • 1篇林志萍
  • 1篇许玉成
  • 1篇李学云
  • 1篇陈建忠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校流行性感冒监测预警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中小学校流行性感冒监测体系提供合适的预警方法和预警界值,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历史数据建立预警数据库,应用控制图法建立预警模型,确定流行标准,通过计算各候选预警界值预警的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和阳性预测值等指标,优选出合适的预警界值。结果医院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流感样病例缺勤数和流感暴发疫情监测数据均为非正态分布,三者呈正相关;学校流感样病例缺勤数的预警界,在第p80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1.89%;流感暴发疫情的预警界值在第p75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59%。结论流感样病例缺勤数合适的预警界值是p80,流感暴发疫情合适的预警界值是p75。
邓凯杰李学云段利娜庞芬许玉成
关键词:流感
2010-2012年深圳市福田区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福田区流感流行动态及流感病毒毒株的变异情况,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18 605例,占监测门诊总数的3.49%;分离阳性毒株201份,分离率23.67%,各年度ILI%趋势与病毒分离率一致;发生暴发疫情65宗,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福田区流感流行高峰在5~7月,各亚型交替出现,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的监测工作。
范苏云石向辉杜田牛姬飞庞芬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离
一起小学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疫情的调查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调查某小学一起以呕吐、腹泻、发热为主要症状的聚集疫情,分析传播途径和传染来源。方法制订病例定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1名患者为病例组,同班51名未发病同学为对照组,调查饮水饮食史,采集患者标本、水样、食品等进行诺如病毒和致病菌检测。结果2例患者诺如病毒检测阳性,食物和水样中未发现致病菌和诺如病毒,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洗手次数大于3次为保护因素。结论首例患者未能及时发现,加上天气寒冷,教室门窗关闭,患者通过近距离飞沫将疾病传染给周围同学,造成本次疫情的发生。
钟剑明邓凯杰庞芬张静冰曹丽
关键词: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疫情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分布及毒力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特征及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0月共采集5类416份水产品,分离鉴定12种致病性弧菌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性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性溶血毒素相关的溶血毒素基因(trh)。结果 (1)416份水产品中分离出7种致病性弧菌457株,副溶血性弧菌(295株,64.6%)和溶藻弧菌(109株,23.9%)为优势菌群;(2)295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株tdh+trh-(0.7%),其余为tdh-trh-;(3)致病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1.4%、62.3%、26.2%,第三季度致病性弧菌检出率(82.1%)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72.1%)均明显高于其他季度(P<0.01),而溶藻弧菌第四季度的检出率(42.3%)明显高于其他季度(P<0.01)。结论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严重,副溶血性弧菌极少数带有毒力基因,提示具有致病性,应加强各类水产品的常规监测。
张勇范苏云梁伟李波庞芬杜田
关键词:致病性弧菌毒力基因水产品
应用SEIAR模型分析某儿童中心诺如病毒肠胃炎疫情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胃肠炎疫情,为防控校园诺如病毒疫情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某儿童中心病例,采集标本,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建立易感-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模型。结果本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性疫情共计104名病例,罹患率19.81%(104/525),其中呕吐90例(86.54%)、腹痛64例(61.54%)和腹泻11例(10.58%),流行曲线呈点源暴露模式。易感-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模型显示传染率=7.590,c=0.143,罹患率将达到40.19%(211/525),整个流行过程持续20 d。将不同比例进行拟合,显示只有当环境消毒达到10%β时,可明显降低累计发病人数约72人,但疫情的持续时间延长。结论通过环境消毒降低诺如病毒环境中的密度,并不能有效抑制疫情的发展,但关闭学校能够有效减少患病人数,且效果显著,优于采用隔离和环境消毒的联合防控措施。
庞芬叶友斌刘瑾
关键词:诺如病毒
深圳市福田区居民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信行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居民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认知等相关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深入社区现场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基本认知以及其日常的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行为。结果成功调查410名福田区居民,56.59%的调查对象知道2016年深圳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知道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初始症状以及主要传播途径的调查对象分别达到82.92%、72.68%。57.56%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少接触或者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活禽以避免感染。电视、网络成为居民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居民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个人防护措施、最新疫情动态和疾病传播途径。结论福田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了解程度较高,但是存在着"认知不协调"情况。
范苏云石向辉周洁庞芬林志萍
关键词:知晓率信息需求
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和媒介伊蚊密度特点,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病例来源、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等特征,以及登革热患者首诊发现及入境发现情况,采用布雷图指数(BI)分析媒介伊蚊密度特点。结果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17例,其中确诊病例188例,占病例总数的86.64%。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9∶1,所有病例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P_(25),P_(75))]为35.0(28.0,46.5)岁,职业以商业服务(24.4%)、工人(24.0%)、家务及待业(22.6%)为主,8—11月为登革热发病高峰。本地病例124例,占57.1%,国内其他地区输入10例,国外输入病例83例,柬埔寨是境外输入性病例的主要来源,占37.4%,本地病例与输入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登革热病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M(P_(25),P_(75))为5.0(3.0,8.0)d,输入病例为4.0(3.0,7.0)d,本地病例为6.0(4.0,8.0)d,输入病例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短于本地病例。境外输入病例的入境发现率为22.50%,首诊发现率为54.05%,且省市级医疗机构首诊发现率高于区级医疗机构(χ^(2)=16.470,P<0.05)。2010—2022年BI年均值在1.54~17.49之间,呈现1—4月密度较低,5月开始上升,6—10月较高,11月后逐月下降的特点。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疫情形势较为严峻,患者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输入病例入境发现率较低,布雷图指数在6—10月达到相对高峰。建议加强对商业服务、工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境外输入病例入境发现率及首诊发现率,及时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传播。
庞芬陈建忠苏兴华
关键词:登革热布雷图指数伊蚊流行病学
2010-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8年福田区登革热报告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福田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71例,输入性病例55例,占32.16%,本地病例116例,占67.84%,输入性病例主要源于东南亚;全区各个街道均出现登革热患者,以梅林街道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80:1;发病年龄最小9岁,最大79岁,以青壮年为主;患者职业分布以民工为主(34.50%);全区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143。结论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媒监测,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庞芬范苏云石向辉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
2014-2016年深圳市福田区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及职业人群监测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涉禽市场外环境中H7N9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及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情况,为禽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福田区采集涉禽外环境样本及职业人群血清,环境样本经PCR检测H7亚型核酸,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以检测H7N9抗体水平。结果 1532份外环境标本阳性率为11.88%,2016年明显低于2014及2015年,第二季度为阳性高峰期,脱毛器、砧板刀具污染较重,生鲜上市政策后各部分阳性率都有所降低;290名职业人群抗体滴度≥1∶80者为55.7%,受污染的市场血清阳性率高于未受污染的。结论职业人群存在感染的高风险,外环境中存在H7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第二季度最高,不同部位阳性检出率不同。政策实施后污染程度降低,生鲜上市政策的持续开展具有必要性。
范苏云石向辉周洁庞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