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翔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流失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水化学
  • 1篇硝态氮
  • 1篇黄土高塬
  • 1篇黄土高塬沟壑...
  • 1篇高塬沟壑区
  • 1篇沟壑
  • 1篇氨态氮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李志
  • 1篇季翔
  • 1篇李志恒
  • 1篇林雪青
  • 1篇韦祎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氮素流失的时空变异特征
2017年
为了探讨黄土高塬沟壑区水体氮污染的时空变化情况,选取黑河流域(泾河支流)为研究区域,测定2013—2014年枯水期和汛期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及NO_3^--N和NH+4-N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枯水期水化学主要为Na+K-Cl-SO_4型,汛期主要为CaMg-HCO_3型.枯水期及汛期阳离子均主要为Na+,阴离子在枯水期主要为SO_4^(2-)而汛期则转变为HCO_3^-.汛期NO_3^--N浓度普遍大于枯水期,平均值分别为2.37和1.63 mg·L^(-1);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地表水中的浓度为:上游(1.35 mg·L^(-1))>中游(1.05 mg·L^(-1))>下游(0.93 mg·L^(-1)),而地下水中的浓度为:下游(3.84 mg·L^(-1))>中游(2.54 mg·L^(-1))>上游(2.35 mg·L^(-1)).NH_4^+-N在时间分布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汛期及枯水期变化不大,空间分布特征与NO_3^--N类似,但其整体浓度较低,在0.11 mg·L^(-1)左右波动,较为稳定均且未超过IV类水标准.水体中NO_3^--N不仅来自于农田氮肥的施入等人类活动,还可能来自于酸性降雨.地表水的NO_3^--N污染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上游污染程度大于中、下游,而超过70%的地下水水质属于良好,对当地饮用水安全暂不造成威胁.
林雪青李志李志恒韦祎季翔
关键词:水化学硝态氮氨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