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生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不同林龄
  • 2篇亚热带
  • 2篇养分
  • 2篇杉木
  • 2篇土壤
  • 2篇中亚热带
  • 2篇微生物
  • 2篇马尾松
  • 2篇木荷
  • 2篇黑炭
  • 1篇大叶相思
  • 1篇地径
  • 1篇养分含量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造林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肥

机构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8篇吴晓生
  • 3篇胡亚林
  • 1篇林勇辉

传媒

  • 3篇林业勘察设计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林龄杉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于评价生态系统养分有效性和限制状况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为了阐明林龄与根际效应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在福建农林大学南平西芹教学林场选取了7 a、15 a、24 a和34 a等4个林龄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N︰P)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在根际非根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随林龄增加土壤全P含量显著降低,而C、N、P化学计量比均有显著上升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主要受土壤有机C调控,C︰P、N︰P主要受土壤全P调控。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P元素缺乏,因此,在营造杉木人工林时,为保证林木良好生长,应注意在杉木人工林近成熟阶段适当增施P肥,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吴晓生
关键词:杉木根际养分含量
中亚热带不同林龄木荷养分限制及重吸收特征
2024年
氮磷重吸收是林木应对养分限制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而采取的重要养分利用策略。林木氮磷重吸收特征随其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6、18、26和34年生)的木荷(Schima superb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木荷新鲜叶和衰老叶的氮(N)、磷(P)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并结合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探究不同林龄木荷叶片养分重吸收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结果发现:土壤氮磷含量随林龄增长发生显著变化,6年生木荷林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26和34年生木荷;26年生木荷林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6、18和34年生木荷林土壤。34年生木荷新鲜叶全氮含量显著高于6、18和26年生木荷(P<0.05),不同生长阶段木荷新鲜叶全磷含量、衰老叶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木荷叶片氮重吸收效率(RN)随林龄增加而升高(35.48%~44.52%),均值为38.25%;而磷重吸收效率(RN)随林龄增加而降低(30.99%~53.50%),均值为40.42%;6和18年生木荷叶片的相对养分重吸收效率(RN∶RP)小于1,26和34年生木荷叶片的相对养分重吸收效率大于1;4个林龄木荷叶片全磷含量均小于1 g·kg^(-1)且全氮含量均小于20 g·kg^(-1),新鲜叶氮磷比随林龄显著增加(17.62~24.40)且大于16,表明该地区木荷生长受到磷限制。RN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氮磷比(STN∶STP)呈正相关;RP与土壤速效磷呈正相关,与土壤铵态氮呈显著负相关(R2=0.332,P<0.05),RN∶RP与土壤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R^(2)=0.306,P<0.0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木荷生长发育,叶片氮重吸收效率增加,以满足生长发育的氮需求;但叶片磷重吸收效率降低,导致磷限制增强。可见,叶片磷重吸收可能不是其适应磷限制的主导机制,未来可深入研究木荷应对磷限制的其他途径,并进一步明确磷重吸收和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的作用机制。
程刘涛郭文王玉哲吴晓生严强胡亚林刘先
关键词:木荷
气候因子对大叶相思生长的影响
2015年
运用年轮指数法与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对引种大叶相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大叶相思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其主要因子排序为:年均日照时间>年均温度>年均蒸发量>年均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年最低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大风速>年均风速。其中,年均日照时间、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对年轮的生长有正面影响。可为大叶相思引种地的选择和引种后的培植和产区规划提供参考。
吴晓生
关键词:大叶相思气候因子
微生物菌肥对马尾松切根苗造林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研究比较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红心泥浆混合液与单纯的红心泥浆对马尾松切根苗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极显著地促进了马尾松切根苗地径、抽梢和细根生长,在林业生产可以上大力进行推广应用。
吴晓生
关键词:马尾松切根苗
闽北防火林带中的木荷生长规律被引量:4
2014年
木荷是南方防火林带应用最广的优良树种,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是我省控制森林火灾、阻隔火源、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的生长指标进行研究,探索木荷防火林带的生长规律,为木荷防火林带多目标经营及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吴晓生
关键词:木荷防火林带
马尾松采伐迹地火烧黑炭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2023年
黑炭是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具有高度芳香化结构的含碳颗粒物,能对火烧迹地土壤生态功能产生长期影响.以中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采伐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火后黑炭处理[移除(B_(0))、单倍(B_(1))、双倍(B_(2))]、未火烧对照(UB)5 a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ROC)、惰性有机碳(RC)、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和碳转化酶[葡萄糖苷酶(BG)、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OX)、纤维素酶(CBH)、蔗糖酶(SC)]活性特征.结果表明,B_(1)处理土壤DOC、MBC、CPOC、FPOC和RC含量均显著低于UB(P<0.05).B_(2)处理土壤MBC和FPOC含量与UB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B_(0)处理(P<0.001).B_(1)和B_(2)处理土壤MBC/TC与UB无显著差异,而B_(0)处理土壤MBC/TC显著低于UB(P<0.05).B_(0)、B_(1)和B_(2)处理土壤BG和POD活性显著低于UB(P<0.01).B_(0)和B_(2)处理土壤PO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1).不同黑炭处理土壤TC、DOC、ROC、CPOC和RC含量以及碳转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SC和POX活性为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其解释率分别为16.3%和12.7%.结果表明,火烧产生的黑炭能加快火后MBC恢复、促进土壤有机碳累积和提高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今后在中亚热带人工林经营管理中应重视对黑炭的利用.
姚智焦鹏宇吴晓生严强刘先胡亚林王玉哲
关键词:黑炭土壤微生物量碳有机碳组分酶活性
中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为揭示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随林木生长发育的变化特征,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8、16、25和35 a)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醋酸墨水法测定AMF侵染率,采用高通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杉木根内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杉木AMF侵染率均>60%,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5 a杉木AMF侵染率显著高于8 a杉木(P<0.05).从4个不同林龄杉木根系AMF中得到502 516条有效序列和1 070个操作分类单元,隶属于1门、2纲、3目、4科、10属.球囊霉属(Glomus)和根内球囊霉属(Rhizophagus)为杉木AMF群落的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度在不同林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AMF多样性指数包括Chao1、Shannon、Simpson和PD-whole-tree指数,均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35 a杉木Chao1和PD-whole-tree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林龄(P<0.01).基于相似性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35 a杉木根内AMF群落结构与其他林龄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分别是影响杉木AMF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主要因子.杉木根内AMF侵染率和群落多样性在成熟林阶段发生显著改变,不同林龄杉木AMF类群组成也有差异,未来应深入研究AMF类群在杉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功能,为提高杉木人工林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高李文张秋霞彭紫薇吴晓生严强王玉哲胡亚林刘先
关键词:杉木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
森林火烧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及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森林火烧产物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中亚热带马尾松林采伐迹地炼山后营造的闽楠幼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炼山(UB)和炼山后不同黑炭处理[移除黑炭(B0)、单倍黑炭(B1)、双倍黑炭(B2)]2 a后闽楠的生长特性(树高、地径、冠幅)和土壤营养元素(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B1处理闽楠树高、地径和冠幅与UB处理样地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黑炭对闽楠的生长有显著影响,B2处理闽楠地径显著低于B0处理(P<0.05),不同处理闽楠树高和冠幅没有显著差异(P>0.05)。B2处理土壤pH值显著高于B0和UB处理(P<0.05)。B2处理与B0处理相比,土壤pH值、硝态氮、Ca、Mg、Ca/Al显著升高(P<0.05),铵态氮显著降低(P<0.05)。闽楠地径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态K和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火烧黑炭对闽楠幼苗树高和冠幅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黑炭输入增加显著抑制闽楠幼苗地径的生长,为完善炼山黑炭在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黑炭对苗木生长影响的长期效应。
张秋霞吴晓生严强林勇辉刘先王玉哲
关键词:黑炭闽楠幼苗地径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