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氯化
  • 3篇煤灰
  • 3篇粉煤灰
  • 2篇铅矿
  • 2篇方铅矿
  • 2篇伴生
  • 2篇伴生矿
  • 2篇焙砂
  • 2篇
  • 2篇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氧化硅
  • 1篇氧化锶
  • 1篇疫苗
  • 1篇余热
  • 1篇余热回收
  • 1篇收尘
  • 1篇收尘装置
  • 1篇竖炉
  • 1篇四氯化硅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冶京诚工程...
  • 1篇上海发电设备...
  • 1篇青海盐湖镁业...

作者

  • 11篇刘艳
  • 7篇陈思明
  • 7篇段东平
  • 3篇周娥
  • 2篇张懿
  • 2篇陈芳芳
  • 2篇张亦飞
  • 1篇吴颉
  • 1篇马光辉
  • 1篇钟莉
  • 1篇巩方玲
  • 1篇李婷
  • 1篇王月琦

传媒

  • 4篇矿冶
  • 1篇2016年全...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天青石碱熔焙烧制备氢氧化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青石碱熔焙烧制备氢氧化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青石、碱性转化剂和粘结剂混合,制成球团;将制成的球团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焙烧,并经除杂处理后得到氢氧化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外加反应溶剂,减少了碳...
陈思明段东平刘艳贾奇博钟莉李婷李焱周娥
一种防堵塞冷却结晶器、冷却结晶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冷却结晶器、冷却结晶方法及其应用,该冷却结晶器的壳体设有进气口、冷却介质喷口及保护气进口,内部设置有连接在保护气进口的冷却壁夹层,冷却壁夹层包括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细孔的第一冷却壁,用于保护气在内部形...
陈思明段东平李燕江刘艳胡凯
一种从铅钼伴生矿中提取铅钼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铅钼伴生矿中提取铅钼的方法,特别是从含有方铅矿、辉钼矿、钼酸铅矿、黄铁矿等多种矿物的铅钼伴生矿中提取铅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铅钼伴生矿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焙烧预处理,得到含硫酸铅、钼酸铅、三氧化钼、三...
张亦飞刘艳陈芳芳张懿
文献传递
粉煤灰碳热氯化机制的界面反应
2023年
采用碳热氯化工艺从粉煤灰中提取铝、铁和硅并制备高值氯化产品,研究了氯化温度、氯化时间、炭种类、焦炭量、原料粒度的变化对粉煤灰碳热氯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粉煤灰碳热氯化机制可能发生的四种界面反应情况。结果表明:氯化温度对粉煤灰氯化过程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粉煤灰中铝、铁和硅的氯化效果越好;粉煤灰中铝、铁和硅的氯化速度前期较快,30 min后氯化率增长缓慢;不同类型的炭对粉煤灰中铝、铁和硅的氯化率影响也较大,活性炭的氯化效果最好;随着焦炭量的增大,铝、铁和硅的氯化率逐渐提高,焦炭量增加至30%后,氯化率变化不大;粉煤灰和焦炭的粒度越细,粉煤灰的氯化效果越好;粉煤灰碳热氯化可能发生四种界面反应情况,第一种需要炭表面有足够的反应活性位点,同时炭活性位点距氧化物的间距要小于催化产生的活性氯原子消失殆尽的距离;第二种需要氧化物与炭接触,且炭表面没有可产生气态氯原子的活性位点;第三种需要炭上没有活性位点,且氧化物与炭的间距小于某极限距离;第四种需要Al_(2)O_(3)、Fe_(2)O_(3)或SiO_(2)颗粒与炭的距离大于极限距离;设法提高第一、第二种反应情况,并抑制第四种反应情况是提高氯化效果的最优途径。
刘艳段东平段东平陈思明
关键词:粉煤灰氯化铝
一种分级纯化回收粉煤灰氯化产物关键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纯化回收粉煤灰氯化产物关键技术,所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从氯化炉排出的烟气首先经收尘装置除去烟气中夹带的粉煤灰、炭等未反应物质,再通过第一级冷却气固分离收集无水氯化铝和无水氯化铁混合物、无水氯化铝和无水氯...
刘艳段东平李燕江陈思明胡凯
一种从铅钼伴生矿中提取铅钼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铅钼伴生矿中提取铅钼的方法,特别是从含有方铅矿、辉钼矿、钼酸铅矿、黄铁矿等多种矿物的铅钼伴生矿中提取铅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铅钼伴生矿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焙烧预处理,得到含硫酸铅、钼酸铅、三氧化钼、三...
张亦飞刘艳陈芳芳张懿
文献传递
高温铜渣颗粒流换热CFD模拟研究
2023年
采用CFD模拟技术研究了铜渣颗粒流余热回收颗粒塔工艺内冷却段气固传热性能和料层阻力特性,分析了颗粒塔内气固温度、压力、换热区间以及换热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却空气进入颗粒塔穿过球形铜渣时发生快速强制对流换热过程中,颗粒塔内压降梯度变化大于温度梯度变化;气速越大,换热区高度越小,10 m/s气流速度对应换热区高度仅为0.85 m,4 m/s气流速度对应换热区高度为1.4 m;换热运行时间随气流速度增大而减小,10 m/s气速对应换热运行时间最短仅为30 s,4 m/s气流速度对应换热运行时间最长为135 s;增大气流速度有利于强化颗粒塔内气固的换热效果,提高换热量,10 m/s气流速度对应的换热量最大为7.0×10^(7)W。
阎新志杨国强武海军朱晓磊刘艳李燕江
关键词:铜渣CFD模拟余热回收
粉煤灰制备高耗氯产品主反应装置能质平衡模型
2023年
探索开发新的粉煤灰有价组元高附加值提取工艺对提高大宗固废粉煤灰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氯化冶金原理提出采用喷吹竖炉工艺结合精馏提纯技术,以粉煤灰与工业副产氯气为主要原料制备高耗氯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兼顾“以废治废”。然后,构建了喷吹竖炉工艺主反应装置的能质平衡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经济技术指标,评估了工艺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每小时处理695 kg粉煤灰可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AlCl_(3)、FeCl_(3)及SiCl_(4)的理论产量分别为498.78、94.86、935.55 kg,同时消耗焦炭280.47 kg、工业副产氯气1 593.74 kg、载气空气182.07 kg;提高工业副产氯气的预热温度可以减少焦炭消耗量,优化生产成本;炉气带走热量占主反应装置热量支出的74.78%,与粉煤灰中各氧化物的氯化率呈正相关;精馏提纯后的高热值炉气结合烟气炉等余热回收设备可以实现循环利用。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为后续工艺仿真模拟和优化操作参数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李燕江段东平陈思明陈思明周娥刘艳马珍
关键词:粉煤灰
碳热氯化过程中氯化剂在SiO_(2)(101)面吸附模拟
2023年
粉煤灰中有价元素提取是实现粉煤灰高值化资源的有效途径。氯化法因处理速率快、产物分离操作简单、处理过程渣减量化程度大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重视,但粉煤灰中SiO_(2)含量大,且氯化速度较其它氧化物小,影响到氯化法在粉煤灰处理中的应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从头计算方法,对Cl原子、Cl_(2)和COCl化合物与C原子在β-SiO_(2)(101)面的协同吸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无C原子存在时,Cl原子和COCl化合物可与β-SiO_(2)(101)面发生化学吸附,而Cl2与β-SiO_(2)(101)面的吸附键类型与其吸附方法有关。吸附能计算结果显示,无C原子存在情况下,氯化剂在β-SiO_(2)(101)面的化学吸附趋势为Cl原子>COCl化合物> Cl2,Cl原子吸附于β-SiO_(2)(101)面的吸附能为-4.80 eV。在C原子存在时,上述三种氯化剂在β-SiO_(2)(101)面的吸附能不仅与氯化剂吸附方式有关,还与C原子出现位点有关。总体而言,C原子存在情况下,氯化剂在β-SiO_(2)(101)面的化学吸附趋势为Cl原子> COCl化合物> Cl2,当C原子出现在OA位置时,Cl原子在β-SiO_(2)(101)面的吸附能最小,为-9.74 eV。电子分布和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C原子和Cl原子在β-SiO_(2)(101)面的协同吸附作用有利于电子向Cl原子转移,同时促使β-SiO_(2)(101)面整体稳定性下降,有助于后续晶面吸附结构的解离或氯化剂的吸附。
陈思明段东平段东平刘艳胡凯刘艳董昌吉李鹏业
关键词:二氧化硅第一性原理
壳聚糖微球及其复合佐剂用作新流二联疫苗的免疫效果
<正>接种白油佐剂灭活疫苗是目前养禽业防控新城疫及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但白油佐剂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且其细胞免疫增强效果不明显[1]。而壳聚糖微球是可降解的新型缓控释放载体,能够促进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双重免疫,作为疫苗佐剂...
邹勇娟刘艳王月琦吴颉巩方玲马光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