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凝
  • 1篇电凝法
  • 1篇中隔偏曲
  • 1篇肾癌
  • 1篇双极电凝
  • 1篇偏曲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顽固
  • 1篇顽固性
  • 1篇顽固性鼻出血
  • 1篇下鼻
  • 1篇下鼻甲
  • 1篇下鼻甲外移术
  • 1篇囊性
  • 1篇囊性肾
  • 1篇囊性肾癌
  • 1篇内镜
  • 1篇内镜技术
  • 1篇矫正术

机构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况勇
  • 3篇仝心源
  • 3篇尹俊
  • 2篇孙本路
  • 2篇夏菁
  • 2篇林凌
  • 1篇宋琦
  • 1篇黄静

传媒

  • 2篇淮海医药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囊性肾癌11例的诊断和治疗
2005年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1993~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11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及术后病理表现。结果本组4例为多囊性肾癌,7例为单囊性肾癌,其中3例单囊性肾癌术前诊断不明,行手术探查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癌术前诊断较为困难,通过影像学检查,对不典型单纯性肾囊肿性病变应考虑存在囊性肾癌的可能。
况勇
关键词:囊性肾癌
鼻内镜下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电凝法止血。结果在鼻内镜下对发现的出血点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3例患者同时予以明胶海绵局部填塞,患者均获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法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尹俊宋琦仝心源况勇
关键词:鼻出血电凝法鼻内镜技术
下鼻甲外移术在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下鼻甲外移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鼻中隔矫正组。联合治疗组33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外移术;鼻中隔矫正组22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联合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8例,治愈率75.8%,好转率100.0%;鼻中隔矫正组痊愈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治愈率31.8%,好转率8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针对性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外移术治疗,组织损伤小,效果好,安全,符合功能性治疗,方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尹俊夏菁况勇孙本路仝心源林凌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下鼻甲外移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双极电凝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双极电凝与常规剥离法对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双极电凝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剥离法切除扁桃体,双极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切除。记录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伪膜脱落情况。结果:双极电凝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且比对照组更早恢复饮食,术后疼痛也较对照组轻,但伪膜脱落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与常规剥离法相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能更早地恢复饮食,且方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尹俊况勇夏菁黄静孙本路仝心源林凌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