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思家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天然气
  • 4篇总硫
  • 4篇总硫含量
  • 4篇硫含量
  • 3篇气中
  • 2篇紫外
  • 1篇性能评价
  • 1篇压力表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法测定
  • 1篇油气开采
  • 1篇在线监测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声光
  • 1篇声速
  • 1篇气口
  • 1篇气体管道
  • 1篇气相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西南...
  • 3篇中国石油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9篇丁思家
  • 4篇刘鸿
  • 2篇罗勤
  • 2篇杨建明
  • 2篇周理
  • 2篇徐冲
  • 2篇何敏
  • 2篇蔡黎
  • 2篇杜爽
  • 1篇李翔
  • 1篇李晓红
  • 1篇郭开华
  • 1篇刘海峰
  • 1篇杨芳
  • 1篇陈学锋
  • 1篇杨倩
  • 1篇万小平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2015年标准化进展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介绍了ISO/TC 193直属工作组、SC1"天然气分析测试"和SC3"天然气上游领域"分委会在2014-2015年间开展的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国际标准化项目的发展动态,以及ISO/TC 193在2015年新发布的标准和2015年新开展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情况。结合中国天然气分析检测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化发展情况,提出了下一步中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的工作建议。
罗勤杨芳蔡黎丁思家戴彤余焱冰邓传忠
关键词:天然气
一种用于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声光关联法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方法,以便国内天然气质量检测和能量计量工作者与企业能更有效地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化,同时也为天然气发热量测定方法提供更多样性的选择。方法在对比分析各种天然气发热量测定方法和相关标准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方法原理,并分析了一组气体标准物质采用气相色谱法和介绍的关联法测定获得的发热量数据。结果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的天然气发热量测定值与按GB/T 11062-2020《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一致性较好,对6种模拟天然气的二元气体标准物质,相对偏差在0.03%~0.42%之间;对5种模拟天然气的多元(最多14个组分)气体标准物质,相对偏差在-0.45%~0.38%之间。结论初步验证了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法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可行性。该方法具有1 s内可获得多个数据、与流量测量同步、测量不受气体组分的限制和H_(2)影响的特点和优势。建议进一步开展准确度、测定范围、精密度以及现场应用的研究,并适时建立标准方法、发热量直接燃烧0级测试装置和气体压缩因子、密度等测试装置。
罗勤罗勤刘海峰李晓红丁思家李晓红
关键词:天然气发热量声速光谱
气体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取样装置,属于油气开采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装置主体的气体通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与气体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压力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气体通道的进气...
徐冲刘鸿丁思家周盛杨建明李翔杜爽伍帅万小平杨薇钊
天然气总硫含量测定方法国际标准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天然气总硫含量关系到管道安全,环保排放,世界各国和组织均对总硫指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作为衡量天然气品质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总硫含量的检查技术和标准也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重视。自2011年开始,依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含硫气田开发过程总硫测定经验和技术沉淀,着手通过国内天然气总硫测定方法标准的进步大力推动国际标准的发展,为建立总硫测定国际标准体系,陆续开展了"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和"色谱法测定总硫"的国际标准研究。目前,库仑法和紫外荧光法两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完成。重点对两项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的主要工作量和关键技术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给出了利用色谱法测定总硫方法制定国际标准的可行性,提出了下一步将色谱法测定总硫写入国际标准的建议。
周理李晓红沈琳罗勤郭开华郭开华何敏
关键词:天然气总硫气相色谱法
天然气累积取样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2024年
目的累积取样系统作为一种获得天然气平均发热量而实现能量计量的重要方式,对其开展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以保障累积取样系统的正常运行及获得样品的代表性。方法根据GB/T 13609—2017《天然气取样导则》和GB/T 30490—2014《天然气自动取样方法》的要求,并结合累积取样系统的现场应用情况,建立了包括取样系统配置的完整性、取样系统的符合性、取样系统的气密性、预设参数的符合性、取样系统的一致性等指标的性能评价方法。结果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开展了现场应用,验证了累积取样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结论建立的累积取样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能够满足目前的现场使用需求,后续将进一步建立相关方法标准,为天然气能量计量的推进和实施提供标准保障。
王伟杰曾文平邹航王晓琴陈学锋杨倩何敏丁思家
关键词:天然气性能评价
紫外荧光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精密度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对紫外荧光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精密度要求作一个独立研究,在8家实验室用不同的紫外荧光总硫含量分析仪分别对同一批次22个样品进行了重复测试,根据ISO 4259:2006《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的确定和应用》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含量的精密度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性/再现性条件下,在95%的置信区间里,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差值不超过相应浓度范围内的重复性限/再现性限。该研究成果为紫外荧光法总硫含量测试的结果判定提供了参考,也为相应的ISO标准"总硫/紫外荧光法"的编制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撑。与现行的GB/T 11060.8—2012《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中精密度要求相比,该研究成果总体上更为优越,并建议开展上述国家标准的修订研究工作。
丁思家周理刘鸿沈琳杜爽李晓红
关键词:紫外荧光总硫含量精密度ISO标准
紫外荧光法和氧化微库仑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比对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前国内检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氧化微库仑法和紫外荧光法,在实际应用中,紫外荧光法具有比氧化微库仑法更加稳定抗干扰的优点。同时,越来越多的紫外荧光仪使用反馈都优于氧化微库仑仪。为了对两种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在8家实验室用不同的紫外荧光仪以及在4家实验室用不同的氧化微库仑仪对同一批次21个样品进行了重复测试,分别从精密度、稳定性、仪器效率、操作、普及情况5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数据相差不大,紫外荧光法相比氧化微库仑法具有仪器分析效率更高、调试过程更快速简捷,稳定性更优越并在国内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等优势。该研究成果为两种方法测定天然气总硫含量测试的结果判定提供了参考,为GB17820-2018《天然气》中将总硫检测的仲裁方法修改为紫外荧光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制定ISO20729:2017《天然气硫化合物测定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含量》和修订GB/T11060.8-2012《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现行的GB/T11060.4-2017《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4部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精密度要求相比,该研究成果更契合日常实验检测水平,建议开展该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沈琳李晓红周理丁思家罗勤黄灵陈勇
关键词:天然气总硫紫外荧光法
强制性国家标准《天然气》的修订分析及企业应对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新修订实施的天然气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820—2018《天然气》的内容变化,分析了该版本与2012版的主要技术差异,尤其是对总硫指标要求做出了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结合天然气生产、输送企业的现状,探讨了企业应对措施。着重指出天然气在线监测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总硫含量、水露点等指标的监测,对企业监控天然气品质和制定应对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丁思家周盛杨建明刘鸿徐冲
关键词:天然气总硫含量
紫外吸收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紫外吸收法目前还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在不同机构开展该原理仪器的一系列比对测试研究,采用GB/T 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对数据处理,获得紫外吸收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明确了该检测方法的结果判定依据,为编制该方法的国家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中还采用了与碘量法进行比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工况条件下,相对人工化学滴定的方法而言,紫外吸收法通过仪器可以将更多的影响因素控制在较低的随机水平上,检测结果显得更加稳定和可控。另外,通过7个月的持续稳定性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的测试稳定性表现极好,具备在线监测管输气硫化氢含量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需求。
丁思家刘鸿杨雅冰蔡黎徐微风
关键词:天然气紫外吸收法硫化氢在线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