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晨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纳帕海湿地区草甸的植物盖度、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空间格网抽样调查方法,研究2014年7月滇西北纳帕海湿地区草甸的植物盖度、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从该区北端湖泊周边到南端村庄密集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草甸退化程度由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直至发展为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草甸,草甸植物生物量、盖度和叶面积指数也随之明显减小;中度、重度退化草甸主要分布于该区北端纳帕海湖泊周边,北端村庄周边间或分布有围封的未退化和轻度退化草甸,该区南端主要分布着以狼毒为优势种的重度退化草甸,在靠近村庄的区域,草甸多被开垦为农田。人类活动,特别是过渡放牧、旅游和开垦,极大地破坏了该区草甸的生态环境。
- 马旭晨栗忠飞
- 关键词:生物量叶面积指数草甸
- 纳帕海流域五种优势乔木树种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解纳帕海流域高山环境中优势乔木树种光合速率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香格里拉纳帕海流域5种优势乔木树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主要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定的5种优势树种中,除川滇高山栎以外,其他4个树种的Pn均呈双峰型;5种树种Pn峰值大小依次为云杉>高山松>山楂>清溪杨>川滇高山栎,分别为21.58、21.57、15.21、14.18、11.87μmol·m^(-2)·s^(-1)。(2)树种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一天之内都呈现出早晚低、中午高的规律,胞间CO2浓度(Ci)与Pn基本呈相反趋势。(3)树种WUE和LUE日均值与Pn值表现出基本一致的顺序特征,云杉和高山松相对较高,WUE分别为3.27和5.82 mmol·m^(-2)·s^(-1),LUE分别为4.42%和2.99%,川滇高山栎最低,仅为0.92 mmol·m^(-2)·s^(-1)和0.74%。(4)树种Pn对PAR和Gs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响应特征。该区域树种的Pn最大值高于低海拔区域的同类树种;区域内针叶树种的WUE和LUE显著大于阔叶树种,对高山区域内相对较高的辐射环境具有更高效的适应策略;当地环湖面山上种植的大面积云杉树对区域植被的恢复具有高效的现实意义。
- 张曦栗忠飞赵慧丽李璇马旭晨
- 纳帕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纳帕海区域土壤有机碳(SOC)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容重的相关关系,为该区域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猪拱地、农田、灌丛和森林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SOC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0~50 cm土层深度内,SOC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农田(26.43 g/kg)、猪拱地(20.95 g/kg)、灌丛(20.16 g/kg)、森林(17.25 g/kg);猪拱地、农田、灌丛和森林均为0~10 cm土层SOC含量最高,是主要的碳储层,分别占0~50 cm土层的37.42%、28.07%、49.81%和30.10%,随土壤深度的加深,SOC含量呈减少趋势;SOC密度与SOC储量呈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各样地表层SOC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2=0.50,P<0.05),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2=0.60,P<0.01)。[结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其SOC含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同,湿地的退化会不同程度地导致SOC流失,表层SOC含量很大程度上受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制约。
- 李璇马旭晨
- 关键词:高原湿地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