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飞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GIS的山地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大埔县为例被引量:21
- 2013年
- 本文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针对大埔县山地城镇的特点,选取地形地貌因子、生态敏感性因子、限制性保护因子和交通、城镇区位因子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然后运用多因子权重叠加分析模型对其城镇拓展空间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分出优化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等级。其中优化建设区面积235.75km2,占总面积的9.51%;适宜建设区352.17km2,占比14.21%;限制建设区1643.92km2,占比66.33%,禁止建设区218.54km2,占比8.81%,另外还有水域27.99km2,占比1.12%。
- 彭晓鹃赵克飞
- 关键词:土地适宜性评价GIS层次分析法土地利用规划山地城镇
- 珠三角典型地区耕地流失特征及机制分析——以1988年~2013年快速城市化的东莞市为例被引量:14
- 2017年
- 结合遥感解译得到多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1988年~2013年东莞市耕地流失的数量变化特征、流失强度以及与城市扩张之间的流转关系,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研究东莞耕地流失的影响因素,确定了人口、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和交通发展水平五类耕地流失驱动指标。利用相关性检验、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年间东莞市耕地流失886.5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96%,耕地以79.16%的净流失率和6.08%的年均强度持续流失,且耕地流失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流转关系;该期间耕地有四个显著的流失阶段,为原始快速流失期、间歇平稳流失期、二次高速流失期和成熟趋缓流失期,分别反映了同时期的国家政策调整及地区战略规划;一、三产业比重、城市化率、职工工资水平及常住人口等12个驱动因子与耕地流失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的户籍非农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水平和公路里程分别为五类驱动指标的主成分;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加速东莞市耕地流失最为核心的动力机制。
- 黄滢冰南卓铜徐启恒赵克飞
- 关键词:耕地流失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 基于遥感监测的建设用地自动提取模型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生态环境是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构建基于遥感监测的建设用地自动提取模型可快速获取建设用地现状,及时发现侵占山水资源的违规用地,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以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东莞市为例,结合传统的谱间阈值指数模型和混合像元分解模型自动提取建设用地。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提取精度为91.36%,可满足生态保护中对建设用地进行快速全面监测的要求。
- 黄滢冰赵克飞徐启恒陈浩
- 关键词: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混合像元分解
- 一种考虑空间增长潜力的城市扩张灰度CA模型与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元胞自动机(CellularAutomata,CA)是进行城市空间演变模拟的重要建模工具。经典城市扩张CA模拟规则提取,主要利用一段历史变化样本对城市化(1值)和未城市化(0值)进行双向拟合,存在0值过度拟合现象,即历史观测不变化的元胞样本并不代表其没有转变的潜在可能性。为此,本文将城市空间增长潜力引入CA模型,重新构建CA规则学习样本和参数拟合目标,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挖掘,弥补传统CA规则提取的局限性。研究以广州市为案例区,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思想构建空间开发潜力,对改进的城市扩张CA模拟模型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CA模型不论在整体格局还是细节呈现上,均比传统CA模型表现出更高的可信度,模型整体评估精度高于70%,结果可为中长期城市规划提供更好的参考。
- 马世发艾彬赵克飞
-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粒子群城市规划主体功能区划
- 生态控制区建设用地受城市扩展影响分析
- 2017年
- 以东莞市为例,从建设基数、交通、人口和经济4个关键方面探讨其对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产生和形成的影响程度,揭示了交通是主要影响要素,而人口和经济因素不具有显著的驱动性。生态意识淡薄、交通便利性及个体利益的驱使可能是诱发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发展潜在的重要因素。
- 徐启恒黄滢冰陈浩赵克飞
- 关键词: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