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药物注射
  • 1篇张力蛋白
  • 1篇张力蛋白同源...
  • 1篇治疗胃癌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激...
  • 1篇双歧杆菌
  • 1篇酸酶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同源
  • 1篇同源物
  • 1篇皮质
  • 1篇皮质激素
  • 1篇曲张

机构

  • 4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谭婷婷
  • 2篇廖伟
  • 1篇马丽
  • 1篇朱超
  • 1篇郝英杰
  • 1篇黄晓宇
  • 1篇张立华
  • 1篇宋振宇
  • 1篇廖伟
  • 1篇朱超
  • 1篇马丽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歧杆菌辅助治疗胃癌对于肠道菌群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胃癌术后的应用对于肠道菌群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胃癌术后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14d。结果治疗组的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反流、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的菌群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小梭菌菌群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CRF表达量分别为(265.66±32.54)ng/mL和(287.45±22.83)ng/m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2.87±32.87)ng/mL和(311.83±33.00)ng/mL,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辅助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状况,促进血清CRF表达的下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谭婷婷马丽朱超廖伟郝英杰
关键词:双歧杆菌胃癌肠道菌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内镜方式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B)的效果。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内镜治疗NVUGB的所有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筛选后,共37篇RCT最终被纳入分析,共30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金属钛夹与药物局部注射比较,即时止血成功率高(RR=1.12,95%CI:1.04~1.21)、再出血率低(RR=0.30,95%CI:0.22~0.42)、急诊外科手术率低(RR=0.24,95%CI:0.13~0.42);金属钛夹与热凝止血比较,再出血率低(RR=0.32,95%CI:0.16~0.65)、即时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89~1.05)、急诊外科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3,95%CI:0.15~1.25);热凝止血与局部药物注射比较,即时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8~1.05)、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76~1.27)、急诊外科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75~1.41)。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NVUGB的疗效优于药物局部注射和热凝止血,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张立华罗德李洪翠宋振宇谭婷婷黄晓宇苏松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内镜金属夹局部药物注射META分析
Survivin和PTEN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Survivin和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意义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131例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8例,浆细胞肿瘤患者32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16例,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25例。)进行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和对照组体内Survivin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淋巴瘤患者Survivin和PTE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淋巴瘤、浆细胞肿瘤患者血清中Survivin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1)。浆细胞肿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PTEN蛋白水平逐步降低(P<0.01)。且Survivin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瘤患者预后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 Survivin及PTE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有明显的差异性,且与淋巴瘤患者预后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马丽廖伟谭婷婷朱超
关键词:淋巴瘤SURVIVIN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黏膜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表达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两组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内镜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肠道黏膜活检标本,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肠道黏膜细胞中炎症因子IL-4、IL-6、IL-11、IL-22、IL-23、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实验组患者病程的不同将实验组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两个亚组,对比两个亚组患者肠道黏细胞中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肠道黏膜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11、IL-22、IL-23、TNF-α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IL-4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亚组中活动期组肠道黏膜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11、IL-22、IL-23、TNF-α的表达水平均较缓解期组高(P<0.05),IL-4较缓解期组低(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黏膜中部分炎症因子具有明显的表达特征,可用于该疾病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廖伟谭婷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病情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