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单宁基胶粘剂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以杨梅单宁、相思单宁或黑荆树单宁为基体材料,甲醛(F)、戊二醛、乙二醛或糠醛为固化剂,PF(酚醛树脂)为键桥增长剂,制备了不同的单宁基胶粘剂,并着重探讨了单宁、固化剂类型对单宁基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宁的类型和结构会影响单宁基胶粘剂的性能,黑荆树单宁胶粘剂具有相对最高的干态胶接强度和耐沸水胶接强度;添加固化剂和键桥增长剂,可制备耐沸水性优良的单宁基胶粘剂;F是单宁基胶粘剂理想的固化剂,但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可用乙二醛替代F作为单宁基胶粘剂的固化剂。
- 王璇吴志刚雷洪周卫红苏莉杜官本
- 关键词:胶粘剂固化剂胶接强度耐沸水性
- 裂褶菌菌株G18对孔雀石绿染料的脱色优化被引量:10
- 2020年
- 通过对兔眼蓝莓幼果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G18进行形态特征、ITS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菌株G18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同时,对菌株G18产生的3种木质素降解酶进行监测,发现G18菌株可以分泌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为明确裂褶菌G18对染料的脱色能力,利用裂褶菌G18对固体条件下8种染料进行脱色能力的检测,筛选出较易脱色的染料后,对该染料的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裂褶菌G18对8种染料均可以脱色,对孔雀石绿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裂褶菌G18对孔雀石绿的脱色优化结果为pH 7.0、20.0g/L淀粉、1.0g/L尿素、1.0g/L硫酸锌、接菌量9片(d=5.0mm)。
- 尚晓静张富美程伟苏莉侯瑞
- 关键词:裂褶菌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孔雀石绿染料脱色
- 乙二醛制备单宁基胶粘剂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以栲胶为原料、非挥发性无毒乙二醛为固化剂和PF(酚醛树脂)为键桥增长剂,制备了单宁基胶粘剂,并考察了乙二醛掺量对单宁基胶粘剂适用期、耐沸水胶接强度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醛或甲醛(F)作为单宁基胶粘剂的固化剂,前者的环保性优于后者;当w(乙二醛)=10.0%(相对于单宁质量而言)时,制备的单宁基胶粘剂具有相对最大的耐沸水胶接强度;以乙二醛或F为固化剂制备的单宁基胶粘剂,前者的耐沸水胶接强度虽低于后者,但仍满足GB/T 9846.3—2004标准中Ⅰ类胶合板的指标要求,并且前者的施胶性能和适用期明显优于后者。
- 王璇吴志刚雷洪吴锦秀苏莉杜官本
- 关键词:胶粘剂固化剂乙二醛胶合板环保耐沸水性
- BOPPPS教学模式在《木材学》课程中的探索与运用被引量:4
- 2018年
- 指出了《木材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和家具与室内装饰专业及其他林业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探讨了BOPPPS式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效果。
- 吴志刚余丽萍苏莉韦小丽何跃军
- 关键词:木材学教学设计
- 单宁-苯酚-甲醛树脂胶接性能被引量:4
- 2018年
- 以杨梅单宁和相思单宁取代酚醛树脂中的部分苯酚合成单宁-苯酚-甲醛树脂,研究酚醛树脂摩尔比、单宁种类及单宁取代率对酚醛树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摩尔比和单宁自身的结构对改性酚醛树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有较大影响:在低摩尔比(1.3∶1)时,杨梅单宁和相思单宁的引入会降低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在高摩尔比(1.8∶1)时,杨梅单宁和相思单宁改性的酚醛树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均得到提高,两者苯酚最大替代率分别为30%和50%,内结合强度提高幅度分别为13%和54%。
- 董霁莹吴志刚雷洪苏莉王璇杜官本
- 关键词:苯酚甲醛树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
- 地方高校实验室危化品“集中化+积分制”安全管理措施探析被引量:4
- 2023年
- 危化品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的主要诱因之一,其安全管理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受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中心为例,通过分析传统危化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集中化”和“积分制”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管控措施,以确保危化品使用的各个环节闭环管理,包括集中化采购存取、规范化专人管理、积分制过程监控等,进而营造危化品安全管理的良性生态,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科研产出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双赢。
- 苏嫄贺浪苏莉
- 关键词:地方高校危化品安全管理积分制
- 环氧树脂改性小桐子蛋白基胶粘剂的制备机理及热性能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以ECH(环氧氯丙烷)作为EP(环氧树脂)的模型化合物、氨基酸[如Ser(丝氨酸)、Glu(谷氨酸)或Ala-Gln(L-丙氨酰-L-谷氨酰胺)等]作为小桐子蛋白的模型化合物,通过模型化合物间的反应来研究EP改性小桐子蛋白基胶粘剂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CH与3种氨基酸(如Ser、Glu和Ala-Gln)中的游离氨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与羧基和羟基之间无明显的反应(不排除参与后期固化反应的可能);就3种氨基酸(如Ser、Glu和Ala-Gln)中的氨基与ECH的反应产物(反应程度依次减小)而言,前者主要是N-2取代物,而后两者主要是N-1取代物。小桐子蛋白基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和热稳定性均高于大豆蛋白基胶粘剂。
- 苏莉张本刚吴志刚雷洪余丽萍洪海林杜官本
- 关键词:胶粘剂小桐子蛋白环氧树脂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