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琼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铸轧
  • 2篇镁合金
  • 2篇合金
  • 2篇AZ31B镁...
  • 1篇电磁
  • 1篇电磁超声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再结晶
  • 1篇轧板
  • 1篇织构
  • 1篇热拉深
  • 1篇铸轧板
  • 1篇组织和力学性...
  • 1篇温轧
  • 1篇力学性能
  • 1篇拉深
  • 1篇极限拉深比
  • 1篇板带
  • 1篇超声波
  • 1篇超声场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石琛
  • 3篇李建平
  • 3篇扶宗礼
  • 3篇毛大恒
  • 3篇肖琼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Z31B镁合金电磁超声铸轧板后续温轧的组织和织构演变被引量:2
2013年
分别对AZ31B镁合金普通/复合能场(电磁场+超声波)铸轧板在250℃下进行7个道次轧制,道次压下量为15%,对比分析了整个轧制过程中两种铸轧镁板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复合能场铸轧板比普通铸轧板提前1个道次完成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4~6gm)比普通铸轧板的平均尺寸(8~10μm)小。复合能场铸轧板与普通铸轧板相比,原始织构的强度较低,各织构组分分布较均匀,锥面织构组分分布较高,择优取向较弱;复合能场铸轧板在前3个道次轧制过程中其主要织构(基面织构)强度增加较快,后四个道次则增加变缓,而普通铸轧板前3个道次增加较慢,后4个道次增加明显。每个道次复合能场铸轧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高于相应道次的普通铸轧板。
李建平肖琼毛大恒扶宗礼石琛
关键词:AZ31B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织构
电磁超声铸轧AZ31B镁合金板的热拉深性能
2013年
分别对5mm厚的普通铸轧和电磁超声(电磁场和超声波共同作用)铸轧AZ31B镁合金板进行相同工艺的多道次温轧,制备出1.3mm厚的薄板;对比分析了两种终轧薄板的显微组织和织构,并在175~30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平底杯形冲头进行拉深试验,研究了成形温度对两种终轧薄板热拉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超声铸轧的终轧薄板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0~12μm,普通铸轧的终轧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14~16μm;电磁超声铸轧与普通铸轧的终轧薄板相比,基面织构取向密度较低,锥面和棱柱面织构取向密度较高;电磁超声铸轧的终轧薄板热拉深性能在175~300℃均优于普通铸轧的,且在250℃左右极限拉深比(LRD)达到最大2.0,此时普通铸轧终轧薄板的LRD为1.875。
李建平肖琼毛大恒扶宗礼石琛
关键词:AZ31B镁合金热拉深极限拉深比
超声波/电磁复合能场对1060铝合金铸轧板带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普通对称式方法(不施加复合能场)和非对称下沉式方法(施加超声波/电磁复合能场)对1060铝合金板带坯进行铸轧试验;研究了复合能场对铝合金板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能场后,铸轧速度(1.2~1.4m.min-1)提高了30%,铝合金板带的组织由粗大的柱状晶转变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分别提高了25.03%,24.37%,40.09%和10.95%。
毛大恒扶宗礼李建平肖琼石琛
关键词:超声波铸轧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