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斐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显微手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蝶鞍
  • 1篇蝶鞍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脂肪瘤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岩尖
  • 1篇乙状窦
  • 1篇乙状窦后
  • 1篇乙状窦后入路
  • 1篇影像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鹏斐
  • 7篇闫长祥
  • 6篇刘宁
  • 4篇杨亚坤
  • 4篇韩松
  • 1篇李守巍
  • 1篇于春江
  • 1篇范涛
  • 1篇林志雄
  • 1篇王月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2018年
目的总结促甲状腺激素型(TSH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TSH型垂体腺瘤病例资料。9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开颅手术4例,经蝶手术5例。结果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4例。在7例术前TSH增高病例中,术后降至正常5例。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2例,脑脊液鼻漏1例,术区出血1例。术后随访35~78个月,经影像学及激素水平综合评估,治愈4例。结论 TSH型垂体腺瘤存在侵袭生长,质地偏韧的特性,治疗策略需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
韩松王鹏斐杨亚坤刘宁于春江闫长祥
关键词:垂体肿瘤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
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巧,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14年7月手术治疗35例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患者,其中31例行基础远外侧入路,4例行扩大远外侧部分枕髁磨除入路。总结该部位脑膜瘤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特征、手术技巧及术后注意事项。结果肿瘤全切32例,近全切3例。术后短暂性脑神经功能障碍15例,永久性脑神经功能障碍2例。肢体运动障碍6例。5例患者术后暂时行气管切开。无1例死亡。结论后组脑神经、椎动脉及脑干是该区域肿瘤术中保护重点;远外侧入路是该区域肿瘤首选,适当的枕髁磨除有利于肿瘤的充分暴露。
刘宁王鹏斐韩松杨亚坤闫长祥
关键词:枕骨大孔脑膜瘤外科治疗
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的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6年5月收集的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6.5岁,发病时间11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均经额颞入路行脑膜瘤切除。结果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中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4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2~8年,平均随访时间6.5年,无一例肿瘤复发。术后发生可恢复性脑梗塞6例,经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例出现不可恢复性脑梗塞,术后1年仍无改善。结论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手术风险极大,预判颅底重要解剖结构,沿神经血管走形锐性分离,术中避免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和术后积极预防血管痉挛,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刘宁韩明阳张林朋杨亚坤韩松王鹏斐孟哲闫长祥
关键词:脑膜瘤颈内动脉蝶鞍区显微手术
内听道型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
2018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内听道型听神经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5年8月期手术的34例内听道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操作技巧,并总结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最大径小于10mm 11例,介于10~20mm之间23例;肿瘤全切34例。无一例死亡。术后3个月轻度周围性面瘫2例,听力较术前下降17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听力较术前下降13例。结论乙状窦后硬膜下入路是切除内听道型听神经瘤的良好办法,磨除内听道后壁及锐性分离是操作核心。
刘宁孟哲王鹏斐闫长祥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乙状窦后入路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
2017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手术治疗的血管脂肪瘤病人的临床资料。3例颅内血管脂肪瘤位于鞍旁、海绵窦,侵入鞍内生长,均采用额颞入路。4例椎管内脂肪瘤位于胸椎管、硬膜外,其中3例采用后方入路,1例采用经侧方(胸腔)入路。结果颅内血管脂肪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椎管内血管脂肪瘤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颅内血管脂肪瘤病人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均未改善,且继发基底核区梗死1例;病人头痛症状改善。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病人肢体感觉异常者部分改善。7例病人随访1~31个月,影像学未见残存的肿瘤增长,动眼神经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血管脂肪瘤是一种良性病变,经手术治疗后,即使大部分切除,预后亦良好。
韩松杨亚坤刘宁王鹏斐林志雄范涛闫长祥
557例牙周炎组织转录组数据中组织蛋白酶S表达的分子及临床特征
目的:探究组织蛋白酶S(CTSS)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从GSE10334获得90例牙周炎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从GSE16134获得120例患者的转录组数据,观察牙周炎组织中CTSS的m RNA水平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用...
王月王鹏斐袁冬刘嘉
关键词:牙周炎组织蛋白酶S免疫反应
文献传递
成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前非影像学预后危险因素综合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综合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前非影像学危险因素评估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脑GBM病人术前非影像学因素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对性别、发病年龄、术前KPS评分、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等因素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并利用回归系数计算预后指数(PI),利用Cutoff Finder网页工具求PI界值划分高危、低危组,并对两组病人的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KPS评分(RR=1.78)、PLR(RR=1.68)、年龄(RR=1.45)是影响GBM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界值为2.25,PI>2.25为高危组,PI≤2.25为低危组,两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计算简单易于推广,对GBM病人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
宋洪旺王鹏斐孔令伟邢攸学闫长祥李守巍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指数
颞下入路切除骑跨岩尖型脑膜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骑跨岩尖型脑膜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骑跨岩尖型脑膜瘤病例资料,均采用颞下入路,肿瘤直径≥3 cm 21例,<3 cm 14例。结果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Ⅰ级32例,Ⅱ级2例,Ⅲ级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内三叉神经障碍6例,动眼神经障碍4例,展神经障碍2例。术后随访2~8年,平均5.5年,三叉神经障碍2例,动眼神经障碍1例。结论骑跨岩尖型脑膜瘤手术复杂,对外科医生的颅底解剖知识、显微操作技术要求很高。颞下入路可良好显露肿瘤和保护神经血管,获得较佳手术疗效,是常用手术入路。
刘宁孟哲王鹏斐闫长祥
关键词:脑膜瘤颅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