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巍

作品数:2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显像
  • 8篇细胞
  • 6篇断层显像
  • 6篇正电子
  • 6篇正电子发射
  • 6篇细胞瘤
  • 6篇发射型计算机
  • 5篇正电子发射断...
  • 5篇正电子发射断...
  • 5篇神经母细胞
  • 5篇神经母细胞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5篇儿童
  • 5篇放射性
  • 5篇SPECT/...
  • 4篇综合征
  • 4篇间碘苄胍
  • 4篇MIBG
  • 3篇碘放射性同位...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赛诺联合医疗...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王巍
  • 21篇杨吉刚
  • 18篇阚英
  • 4篇杨旭
  • 3篇袁磊磊
  • 2篇段婷
  • 2篇郭春燕
  • 2篇王娜
  • 2篇高翔宇
  • 2篇王萍
  • 1篇宋淑菊
  • 1篇姚道阔
  • 1篇陈乐天
  • 1篇刘颖
  • 1篇汪颖
  • 1篇陈艳蓉
  • 1篇周明珠
  • 1篇陈颖
  • 1篇霍力
  • 1篇孔艳红

传媒

  • 9篇临床和实验医...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3)I-MIBG显像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唾液腺及心脏间碘苄胍显像(MIBG)摄取率,并与临床分级及帕金森运动量表进行分析,探讨PD早期、特异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PD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5±8.9岁),将其作为PD组;同时选取正常人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8.6±5.4)岁,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及Hoehn-Yahr(H-Y)分级评价2组对象的运动能力及病情严重程度。所有患者行123 I-MIBG显像,分别采集15 min及4 h心肌及唾液腺平面像,并勾画感兴趣区,获得早期显像腮腺、颌下腺及心肌摄取率(P/B 15 min、S/B 15 min、H/M 15 min)及延迟显像腮腺、颌下腺及心肌摄取率(P/B 4 h、S/B 4 h、H/M 4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PD患者不同时间点唾液腺及心脏交感神经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P/B 15 min及S/B 15 min分别为1.83±0.53、2.51±0.67;对照组P/B 15 min及S/B 15 min分别为1.84±0.79、2.40±0.87。PD组P/B 4 h及S/B 4 h分别为1.73±0.49、2.19±0.52;对照组P/B 4 h及S/B 4 h分别为2.10±0.57、2.52±0.63。H/M 15 min PD组为1.41±0.18,对照组为1.89±0.10;H/M 4 h PD组为1.34±0.24,对照组为1.98±0.22。PD组腮腺及颌下腺交感神经分布及活性未见明显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脏交感神经分布及活性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心肌MIBG摄取率明显减低,且随H-Y分级及运动症状加重,H/M4 h比值降低更为明显。结论PD患者心脏MIBG摄取率明显降低,且随运动症状及H-Y分级加重。MIBG延迟显像可提高PD早期诊断特异性。PD患者有无唾液腺交感神经受损尚需进一步研究。
马欢阚英王巍刘洁杨吉刚
关键词:帕金森病间碘苄胍自主神经心肌唾液腺
^(131)I-间碘苄胍注射液在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和药动学临床试验体外辐射剂量变化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应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注射肾上腺髓质显像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和药动学临床试验受试者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动态变化。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研究型病房参加^(131)I-MIBG注射液在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和药动学临床试验项目受试者10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56.4±12.5)岁。所有受试者均空腹肘静脉注射11.1 MBq(0.3 m Ci)/m^(2) ^(131)I-MIBG注射液,分别应用多功能数字核辐射仪实时测定给药后2、4、8、24、48 h时距体部分别20、50、100、150、200 cm处情况下每组的辐射剂量率。每个点有两个测量值,分别是无铅防护,有铅防护。对两组辐射剂量率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20、50、100 cm距离时,给药后2、4、8、24 h无防护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高于有铅防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50、100 cm距离时,给药后48 h无防护组与有铅防护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0 cm距离时,给药后2、4、8、24、48 h无防护组与有铅防护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31)I-MIBG注射液在嗜铬细胞瘤诊断时,在给药24 h后及100 cm以上距离可以无需做放射防护。
孔艳红王巍武乐汪颖高倩男李冉宋玉芹王兵艳张健雄尹航董瑞华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预测神经母细胞瘤COG危险度分层的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组学预测神经母细胞瘤(NB)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危险度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间于北京友谊医院病理证实为NB的125例患儿(男51例、女74例,年龄:0.5~10.5岁)的18F-FDG PET/CT图像。根据COG分层系统将患儿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包括中危和低危)。分别从PET和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R_model),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_score);基于Rad_score和人口学特征构建第2个模型(RD_model);最后基于Rad_score、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第3个模型(RDC_model)。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训练集包含94例NB患儿(高危63例,非高危31例),验证集包含31例NB患儿(高危21例,非高危10例)。通过筛选得到4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2个特征基于CT图像,另外2个特征基于PET图像。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R_model、RD_model、RDC_model预测NB患儿COG危险度分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和0.86、0.94和0.92、0.98和0.95;准确性分别为86%(81/94)和84%(26/31)、89%(84/94)和84%(26/31)、93%(87/94)和87%(27/31)。结论: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可准确地预测NB患儿COG危险度分层,联合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可进一步提高预测COG危险度分层的准确性,为NB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钱洛丹任清华张抒欣刘俊王巍阚英刘洁马欢刘垒杨吉刚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123I-MIBG SPECT/CT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123I标记的间碘苄胍(MIBG)SPECT/CT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行123I-MIBG SPECT/CT显像的196例NB患儿的检查资料(男103例、女93例,年龄1~14岁),患儿均行全身平面显像与局部SPECT/CT显像。依据患儿临床资料和123I-MIBG显像结果将其分为术前显像组、术后平面显像阳性组和术后平面显像阴性组3组。以病理结果、其他相关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为NB病灶诊断依据,分别计算并比较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对每组患儿的诊断一致性(χ^2检验)。结果对于术前显像组(34例),平面显像与SPECT/CT显像的诊断一致性分别为38.2%(13/34)和82.4%(28/34);对于术后平面显像阳性组(90例),2种显像诊断NB的一致性分别为13.3%(12/90)和74.4%(6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3.82和68.24,均P<0.01);SPECT/CT显像分别改善了44.12%(15/34)的术前显像组和61.11%(55/90)的术后平面显像阳性组患儿的平面显像结果。对于术后平面显像阴性组(72例),2种显像方法的诊断一致性分别为88.9%(64/72)和94.4%(6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SPECT/CT显像仅改善了5.56%(4/72)患儿的平面显像结果。结论对于术前显像和术后平面显像阳性的患儿,应在平面显像基础上加行SPECT/CT显像;对于术后平面显像阴性的患儿,应限制不必要的SPECT/CT显像。
王巍刘俊袁磊磊阚英刘洁杨吉刚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碘放射性同位素
利尿肾动态显像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肾盂成形术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利尿肾动态显像对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利尿肾动态显像并常规随访至少2次的UPJO患儿共170例[男136例,女34例,年龄(57.3±51.8)个月;UPJO位于左侧130例,位于右侧40例]。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泌尿系统超声(患侧肾皮质、肾盂前后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临床随访情况。以术后临床随访(症状缓解情况、泌尿系统超声及利尿肾动态显像)为综合指标评价疗效,并据其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及无变化/恶化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另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尿肾动态显像各参数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0例UPJO患儿行肾盂成形术后分为好转组131例,无变化/恶化组39例。术前分肾功能比例(DRF)及对呋塞米的反应情况(RFS)在2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χ^2=12.870,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1.272,95%CI:1.015~1.537]、术前DRF(OR=12.584,95%CI:1.119~24.543)及术前RFS(OR=11.727,95%CI:2.263~60.780)与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DRF(OR=9.770,95%CI:1.800~19.356)及RFS(OR=10.599,95%CI:2.012~55.830)是影响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的关键因素(均P<0.05)。联合术前DRF与RFS对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进行预测的灵敏度为85.7%(96/112),特异性为63.8%(37/58),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95%CI:0.66~0.80)。结论术前利尿肾动态显像DRF及RFS通过反映分肾功能及上尿路引流情况,对UPJO患儿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阚英杨旭张抒欣马欢王巍杨吉刚
关键词:肾盂积水输尿管梗阻99M锝五乙酸盐儿童
核医学肾脏显像对儿童肾积水患者分肾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核医学肾脏显像包括肾动态显像和肾静态显像。利尿肾动态显像如应用于儿童肾积水患者,在评估分肾功能的同时,可协助判断尿路梗阻的性质。由于婴儿肾脏肾小球发育不成熟,建议行肾动态显像时,<2岁患者使用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99m)Tc-双半胱氨酸(^(99m)Tc-EC),>2岁者使用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99m)Tc-喷替酸(^(99m)Tc-DTPA)。分析肾动态显像的分肾功能及肾图曲线时,需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双血浆法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GFR)评估肾功能较准确,但因有创、操作复杂而难于普遍应用于临床;基于肾动态显像法评估GFR的影响因素多,需综合判读。肾静态显像主要用于评估肾盂肾炎及肾脏瘢痕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也可用于评估分肾功能。近年来SPECT/CT在核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如进行^(99m)Tc-DMSA SPECT/CT断层显像,可更准确地评估肾积水患者双肾功能。本文对核医学肾脏显像在儿童肾积水患者分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进行评述。
杨吉刚王巍
关键词:肾功能试验
123I-MIBG和131I-MIBG心肌显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123I-间位碘代苄胍(123I-MIBG)和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在诊断帕金森病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2例高度怀疑帕金森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MIBG心肌显像图像勾画心脏、纵隔的感兴趣区(ROI),并计算15 min、4 h心肌摄取率和洗脱率。分别绘制不同参数两种方法的ROC曲线,对比分析123I-MIBG和131I-MIBG在帕金森病方面的诊断效能。结果①123I-MIBG、131I-MIBG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在15 min、4 h的摄取率明显低于相同条件的非帕金森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23I-MIBG显像和131I-MIBG显像15 min心肌摄取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8.82%、100.00%、0.864和57.58%、76.19%、0.645。4 h心肌摄取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4.71%、100.00%、0.893和75.76%、52.38%、0.643。心肌洗脱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0.59%、75.00%、0.779和60.61%、80.95%、0.602。123I-MIBG显像的特异度均高于131I-MIBG显像,15 min、4 h摄取率123I-MIBG显像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131I-MIBG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11),但是洗脱率123I-MIBG显像与131I-MIBG显像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结论123I-MIBG和131I-MIBG的心肌摄取率均可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但是123I-MIBG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131I-MIBG。
王煜阚英王巍杨旭杨吉刚
关键词:帕金森病MIBG碘同位素
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在不同程度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在不同程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手术前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做过^(99m)Tc-DTPA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的25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病例资料,按照术前分肾功能比率将患儿分为3组:轻度受损组10例、中度受损组9例、重度受损组6例,分别比较每组患儿手术前后的肾功能比率和放射性残留率。结果肾功能比率方面:(1)重度受损组术后肾功能好转者5例,手术前后患儿的肾功能比较(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度受损组术后肾功能好转者4例,手术前后患儿的肾功能比较(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轻度受损组术后肾功能好转者3例,手术前后患儿的肾功能比较(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min放射性残留率方面:(1)轻度受损组术后30 min放射性残留率降低者9例,手术前后患儿的30 min放射性残留率比较(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度受损组术后30 min放射性残留率降低者4例,手术前后患儿的30 min放射性残留率比较(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重度受损组因患肾功能严重损伤导致对利尿药物反应延迟,无法评估梗阻类型,30 min残留率不能反应肾脏梗阻情况,故未比较重度受损组患者前后梗阻改善情况。结论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可以在术前准确地评估患肾的综合情况,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患儿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很好的依据,有助于临床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决策。
王巍刘俊阚英刘洁杨吉刚
关键词:先天性肾积水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世界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中,通过溶栓或直接PCI的紧急血运重建,最大程度地缩短缺血时间,已成为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成功策略[1]。然而,将氧气和养分引入缺血心肌可能会通过"再灌注损伤"的过程,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和微血管功能障碍。因此,"开放心外膜动脉假说"应向下游转移至"开放微血管假说",以强调最佳的再灌注治疗。
高翔宇郭春燕王巍王萍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冠状动脉造影
基于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儿童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儿童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似骨转移瘤的152例患儿行全身骨显像、xSPECT/CT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和分析其xSPECT/CT和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以及核医学医师对2种方法的诊断信心,评估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儿童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儿童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91.5%、92.8%;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儿童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85.1%、85.5%。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提高核医学医师诊断信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分vs.3(2~4)分,P<0.05]。结论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有效提高对儿童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有助于早期明确患儿骨转移情况,从而进一步改善患儿预后。
王娜阚英王巍杨吉刚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发射型计算机骨转移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