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安阳

作品数:26 被引量:18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页岩
  • 8篇有机质
  • 7篇盆地
  • 7篇孔隙
  • 4篇四川盆地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页岩气
  • 3篇源岩
  • 3篇生物标志
  • 3篇石炭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热模拟
  • 3篇热模拟实验
  • 3篇下石炭统
  • 3篇显微组分
  • 3篇孔隙结构
  • 3篇桂中坳陷
  • 3篇黑色页岩

机构

  • 26篇中国石化石油...
  • 9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6篇潘安阳
  • 19篇申宝剑
  • 8篇腾格尔
  • 7篇秦建中
  • 7篇卢龙飞
  • 6篇仰云峰
  • 3篇马中良
  • 2篇俞凌杰
  • 2篇张文涛
  • 2篇胡宗全
  • 2篇陶国亮
  • 2篇赵永强
  • 2篇姚素平
  • 2篇徐二社
  • 2篇鲍芳
  • 2篇邓模
  • 1篇胡广
  • 1篇蒋启贵
  • 1篇郭旭升
  • 1篇边立曾

传媒

  • 13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排烃效率对页岩气形成与富集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页岩气富集既需要充足气源,又受后期构造改造强度控制。气源受制于烃源品质和排烃效率,滞留烃量是页岩气生成量的必要条件。通过固体沥青识别和统计,结合氦、碳同位素分析,研究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在四川盆地焦石坝、彭水地区的排烃效率、原地生气量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层段在焦石坝排烃效率为23%,滞留油量为27.67 kg/t,原地生气量为21.23 m3/t;而在彭水地区的排烃效率为65%,滞留油量为11.0 kg/t,原地生气量为18.99 m3/t,显示差异化生排烃作用,这与印支运动的影响程度有关。4He同位素测年表明,涪陵页岩气开始被封存聚集的时间为231 Ma,处于生油高峰期初期阶段,既气源充足,又利于有机孔隙发育;而彭水页岩气封闭体系形成的起始时间为183 Ma,晚于生气高峰期,气源不足。涪陵页岩气δ13C2为-35.8‰,δ13C1-δ13C2为4.8‰,而彭水页岩气δ13C2为-33.0‰,δ13C1-δ13C2为3.3‰,不同的δ13C分馏效应归因于生烃体系状态的差异性。烃源岩埋藏生烃演化过程中生烃高峰期与关键构造变革期的匹配,最大埋藏期的滞留烃量和抬升剥蚀过程中构造改造强度,联合控制着页岩气的生成、富集和保存。
腾格尔陶成胡广申宝剑马中良潘安阳王杰王向华徐二社
关键词:稀有气体同位素排烃效率页岩气四川盆地
桂中坳陷北部下石炭统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对页岩气的富集具有重要影响(Loucks et al.,2007;胡宗全等,2015)。我国广西桂中地区页岩气储集孔隙精细表征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毛佩筱,2018),为了推进桂中地区上古生界的页岩气勘探工作,本次研究从岩石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及其演化、物性、储集空间等方面,对桂中地区鹿寨组页岩气储集孔隙进行精细表征,以期为今后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陶金雨申宝剑潘安阳
关键词:页岩储层评价微观孔隙下石炭统桂中坳陷
四川盆地焦石坝构造区页岩有机质特征及其成烃能力探讨——以焦页1井五峰—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34
2016年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构造区焦页1井为例,根据全岩、干酪根和微体化石等分析,对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开展了成烃生物识别和有机岩石学研究,并对成烃能力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高过成熟的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成烃生物主要由疑源类、藻类体(层状藻和底栖藻)和动物碎屑(笔石、几丁虫和海绵骨针)组成,成烃生物是有形态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态有机质是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包括无定形体、微粒体和沥青,呈细小颗粒分散在矿物基质中。研究认为富氢的藻类体和笔石管胞内脂类大分子聚合物是主要的成烃母质,大量存在的无形态有机质,尤其是大量孔隙充填的细小固体沥青,说明原始生烃母质具有很强的生烃潜力,是形成页岩气藏的物质基础。
申宝剑仰云峰腾格尔秦建中潘安阳
关键词:四川盆地
湘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被引量:12
2021年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我国中上扬子地区发育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海相页岩层系。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南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环境与条件,以湘西沅陵地区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期处于干冷型气候向暖湿型气候转换期,从沉积早期到晚期其生物生产力水平、水体还原程度和热液作用强度表现为低—高—中高的变化趋势。湘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并非受控于单一因素,而是古气候、生物生产力、水体氧化—还原性质、沉积速率和热液活动等多个要素相互配置与耦合的结果。牛蹄塘组页岩沉积早期水体较浅,整体处于偏氧化环境,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不利于有机质富集;沉积中期早寒武世发生的大规模海侵使水体加深,伴生的上升洋流携带大量营养盐类进入表层水体,促使藻类大量勃发,同时底层水体缺氧和硫化的环境使有机质大量保存;晚期尽管水体氧化程度有所增加,但受华南持续拉张作用的影响,大陆边缘较强的热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生产力仍保持较高水平;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从而使有机质得以快速埋藏、保存和富集。
祝庆敏卢龙飞潘安阳陶金雨潘安阳刘旺威黎茂稳
关键词:沉积环境有机质黑色页岩牛蹄塘组下寒武统
茂名盆地油柑窝组油页岩古环境恢复与有机质聚集机制
2024年
查明油页岩的形成背景和高品质油页岩形成机制是开展油页岩原位改造的基础工作.利用有机碳、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生物标志物等地球化学方法,对茂名盆地油柑窝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进行恢复并探讨了有机质聚集机制.结果表明,茂名盆地油柑窝组全段油页岩均富有机质,底部为薄层碳质页岩、砂岩和褐煤层段.Mo含量、Ba/Al、Ba_(bio)和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油柑窝组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油柑窝组存在间断性的“藻类勃发”现象;V/(V+Ni)、Ce_(anom)、Th/U、草莓体黄铁矿颗粒大小和Pr/nC_(17)-Ph/nC_(18)交汇图表明了沉积水体处于缺氧还原环境;Sr/Cu、Rb/Sr和气候指数C指示油柑窝组为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Sr/Ba、Ba/Ga、Ca/(Fe+Ca)、Al_(2)O_(3)/MgO以及伽马蜡烷等特征反映了古湖泊水体为淡水;Zr/Al、Rb/K和MnO含量指示为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通过各指标与TOC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认为温暖湿润气候和淡水环境为藻类的繁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具备很高的初级生产力,直接影响了油页岩的品质和发育特征,具有丰富有机质来源的表层生产力是油页岩形成的首要条件,缺氧还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有利于沉积有机质堆积和保存,是有机质聚集的促进因素.综合各因素,提出了茂名盆地油柑窝组优质油页岩有机质的聚集模式.
曹涛涛刘虎肖娟宜潘安阳邓模
关键词:油页岩古环境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
四川盆地不同成熟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特征被引量:12
2020年
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也是页岩天然渗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四川盆地不同热成熟度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开展页岩不同显微组分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研究。笔石是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的结构有机质,含量较少,自身不发育有机质孔隙。成岩过程中由脂类原位聚合或外部地质聚合物交代使得笔石化石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导致局部存在有机质孔隙。固体沥青是龙马溪组页岩最主要的显微组分,也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载体。考虑细粒沉积物成岩和有机质生烃演化,结合固体沥青赋存形态,可将固体沥青区分为前油沥青和后油沥青,且后油沥青含量占绝对优势。固体沥青有机质孔隙演化与热成熟度密切相关。总体上,随着热成熟度增加,固体沥青有机质孔隙越来越发育。成熟-高成熟早期(GR_o<2.3%),固体沥青孔隙不太发育,可能受到有机质生成的烃类物质掩盖。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2.3%4.5%),有机质炭化对页岩孔隙产生强烈破坏作用,导致页岩气勘探风险加剧。
仰云峰鲍芳腾格尔潘安阳申宝剑
关键词:热成熟度显微组分固体沥青下志留统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因与碳同位素倒转机制--来自热模拟实验的认识被引量:9
2020年
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层系,但目前对页岩气成因仍有一定分歧,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通过对国内外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低、中成熟度页岩和笔石开展黄金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发现:(1)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主体以浮游藻类等富氢、富脂质有机质生成的油进一步滞留裂解为主,笔石生油能力较差,高-过成熟演化阶段有一定的生气能力,最高可达浮游藻类等富氢、富脂质有机质生气能力的20%左右;(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下部层位由于富集浮游藻类、疑源类等富氢、富脂质有机质等生烃能力更强的有机质,从生气量上就优于上部以笔石为主的层位,这是下部为商业性页岩气层的一个重要原因;(3)单纯的热演化分馏、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混合未造成烃气碳同位素倒转,地层抬升作用、地层水、矿物、金属等对页岩气中烃类的后期改造可能是造成页岩气同位素倒转的重要原因,碳同位素倒转可能更多体现了页岩气后期保存过程的影响。
马中良马中良潘安阳申宝剑宁传祥潘安阳
关键词:热模拟实验四川盆地
波罗的海盆地上奥陶统页岩孔隙演化的热压模拟实验被引量:7
2020年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大多处于高-过熟演化阶段,无法再现地质历史过程中孔隙的演化过程。选取欧洲地区波罗的海盆地上奥陶统页岩开展了近地质条件的室内热压模拟实验,以期揭示海相页岩孔隙的演化规律和赋存状态。结合实验样品的有机岩石学特征、模拟产物的定量化统计和扫描电镜微区分析,系统阐述了模拟实验页岩孔隙在有机质熟化过程中的演化特征和形成机理。实验条件下,页岩整体孔隙的发育程度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而提高,孔隙之间趋于连通,由初始的孔隙不发育状态逐渐演变为复杂交错的孔隙网络。根据孔隙的形态和成因,将有机孔和无机矿物孔细分为8类:海绵状有机孔、有机质收缩孔和气泡状有机孔;铸膜孔、溶蚀孔、矿物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改造矿物孔。受有机显微组分的差异、有机质的转化和油气初次运移的影响,有机孔的分布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无机矿物孔的发育呈现出阶段性。孔隙的有效保存问题在高演化阶段页岩气勘探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李楚雄申宝剑潘安阳潘安阳李昂张文涛
关键词:热模拟实验扫描电镜孔隙演化有机显微组分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中细菌状化石识别被引量:2
2018年
在常规地球化学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中国南方海相低演化烃源岩和煤层中存在菌胶团化石,大小在数十纳米到数微米之间,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以及扁圆形的细菌状化石。二叠系烃源岩中确认的细菌状化石主要为与石膏共生硫细菌形成,城口剖面寒武系地层中存在大量的纳米细菌状化石,多为杆状—短柱状;二叠系、志留系与寒武系高演化烃源岩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大量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研究认为:细菌状化石在烃源岩中普遍存在,与烃源岩具有共生关系,发现泥岩、硅质岩和含石膏煤系等若干地层中存在细菌状化石。其中泥岩层面上的细菌构成菌席;硅质岩中的细菌具有溶硅的习性;煤系地层中和石膏共生的细菌被解释为对形成石膏起重要作用的硫细菌。细菌状化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对页岩气形成和储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申宝剑秦建中腾格尔潘安阳潘安阳仰云峰
关键词:沉积环境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2024年
页岩储层特性是影响页岩气富集和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四川盆地北部发育的上二叠统大隆组是重要的海相优质烃源岩,而针对川东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以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吸附、氮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开展大隆组深层页岩储层不同孔径孔隙结构的定性—定量研究,并运用基于二氧化碳吸附的V-S模型、氮吸附的FHH模型和高压压汞的分形几何模型对不同孔径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深层页岩储层发育丰富的纳米级有机孔和少量的无机孔,有机孔发育特征随有机质显微组分不同和分布形式差异而显示强的非均质性。大隆组深层页岩孔隙结构与龙马溪组深层页岩相似,以介孔和微孔为主,占总孔体积的90%以上;页岩孔隙结构主要受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分形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深层页岩宏孔非均质性强于介孔和微孔。其原因可能为深层页岩微孔孔径较小,分布集中,成因单一,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孔隙结构较为简单,具有较小分形维数;而宏孔孔径较大,分布范围较广,成因多样,易受成岩作用影响,表现出强非均质性。深层页岩微孔—介孔因其丰富的储集空间和较强的自相似性,有利于页岩气的赋存、渗流和开采。
何陈诚赵永强俞凌杰俞凌杰刘伟新卢龙飞李楚雄
关键词:非均质性分形维数孔隙结构大隆组二叠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