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丹丹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典型边坡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成都东部的典型边坡土壤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自然边坡、铁路边坡和农田边坡等三种典型边坡土壤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酶在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中表现出相似的季节动态,最大活性出现在春秋两季,最小活性出现在冬季;农田边坡中两种酶均在春季呈现出最大活性,在秋季呈现出最小活性。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均表现为:自然边坡>铁路边坡>农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脲酶活性季节变化没有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是显著的(P<0.05)。
- 李伟潘丹丹艾应伟张志卿郭培俊徐建忠曹洋
- 关键词:铁路边坡土地利用土壤酶活性
-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利用成都东部的典型边坡土壤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自然边坡、铁路边坡和农田边坡等三种典型边坡土壤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酶在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中表现出相似的季节动态,最大活性出现在春秋两季,最小活性出...
- 李伟潘丹丹艾应伟张志卿郭培俊
- 关键词:铁路边坡土地利用土壤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铁路运输扰动下边坡土壤酶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野外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丘陵地区典型铁路边坡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3个典型路段土壤脲酶活性随距铁轨距离的变化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在距铁轨10—50 m范围内均呈现显著的降低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随距离变化均较为平缓;成昆铁路的吴场段和成渝铁路的五凤段土壤蛋白酶活性随距离表现出在5—10 m范围内有一定下降,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而达成铁路的白云段土壤蛋白酶活性随距离变化幅度较大;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五凤段和白云段均表现出随距离增大先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吴场段均表现出随距离增加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路段间5种酶活性均有显著差异,吴场段5种土壤酶活性均显著低于五凤段和白云段;五凤段和白云段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而其他4种酶活性在某些位置有显著的差异。岩石边坡土壤酶活性随铁路运营时间以及土壤类型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 宋婷艾应伟郭培俊李传人潘丹丹
- 关键词:边坡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
- 含有有机锌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含有有机锌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它由原料组分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藻剂、有机锌元素复合物、畜禽粪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混制得。对预防植物缺锌引起的生理病害、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
- 艾应伟潘丹丹郭培俊姚寿福
- 利用生物藻剂制备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藻剂制备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方法,它由原料组分生物藻剂、红层泥岩岩石、农田土壤或/和自然土壤、泥炭、秸秆、畜禽粪便、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水泥、淀粉接枝聚丙烯酸、化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
- 艾应伟李传人黄成敏潘丹丹李德华
- 含有有机锌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含有有机锌元素的多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它由原料组分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藻剂、有机锌元素复合物、畜禽粪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混制得。对预防植物缺锌引起的生理病害、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
- 艾应伟潘丹丹郭培俊姚寿福
- 文献传递
- 利用生物藻剂制备红层砂泥岩互层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藻剂制备红层砂泥岩互层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方法,它由原料组分生物藻剂、红层砂岩岩石或/和红层泥岩岩石、农田土壤或/和自然土壤、泥炭、秸秆、畜禽粪便、高吸水树脂、水泥、凹凸棒粉、化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
- 艾应伟李伟潘丹丹李传人
- 铁路边坡不同坡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性被引量:14
- 2012年
- 针对遂渝铁路遂宁站附近以岩石碎片为基质进行修复的切挖铁路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为对照,研究不同坡位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铁路边坡含水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自然边坡含水量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在坡下达到最大值。铁路边坡不同坡位的土壤颗粒含量在<0.25mm粒径范围内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在0.25~1mm为坡下>坡中=坡上,在>5mm为坡中>坡上=坡下;自然边坡土壤颗粒含量在<0.25mm粒径表现为坡上=坡下>坡中,在1~2mm为坡下>坡上=坡中,在>5mm为坡中>坡上>坡下。铁路边坡不同坡位间颗粒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0.25~0.5mm为坡上>坡中=坡下,在0.5~1mm为坡上=坡下>坡中,在1~2mm为坡下>坡上,坡中与坡上、坡下差异不显著,在3~5mm为坡下>坡中=坡上,在2~3mm,>5mm均为坡下=坡中>坡上;自然边坡除<0.25mm的颗粒有机质含量在各坡位间无差异外,其余粒径的颗粒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坡中>坡上=坡下。自然边坡含水量、水稳定团聚体含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铁路边坡,而平均重量直径(MWD),<0.25mm范围内土壤颗粒含量和坡上、坡中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低于铁路边坡。
- 李传人艾应伟郭培俊潘丹丹房晨肖宇红
- 关键词:铁路边坡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坡位
- 四川丘陵区典型边坡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川中丘陵区成渝铁路的典型岩石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和农田边坡为对照,研究了3种典型边坡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个季节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在不同类型边坡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且各具特点。3种边坡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铁路边坡和农田边坡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1月最低,4月最高;自然边坡土壤脲酶活性则表现为7月最低,10月最高。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1月最低,4月和10月较高;农田边坡土壤蔗糖酶活性1月,4月和7月无明显变化,在10月出现显著上升。
- 潘丹丹艾应伟张志卿郭培俊
- 关键词:脲酶蔗糖酶边坡
- 微波消解/AAS测定铁路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被引量:9
- 2013年
- 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直接关系到边坡植被的恢复。优化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的分析条件,建立了测定人工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分析评价了铁路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最佳消解体系为HNO3-H2O2-HF,回收率在95%~105%之间、精密度和相对偏差分别小于4%和5%。铁路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中Cd,Pb,Zn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其浓度分别为对照土壤的4.7,1.3,1.2倍;但Cr,Cu,Fe的浓度与对照土之间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人工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提供了可靠方法,为铁路岩石边坡的治理提供依据。
- 陈朝琼房晨艾应伟高宏英潘丹丹李新月
- 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吸收人工土壤重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