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种植体
  • 4篇等离子体
  • 4篇低温等离子体
  • 3篇等离子体处理
  • 3篇牙种植
  • 3篇牙龈
  • 3篇种植体周围炎
  • 3篇细胞
  • 3篇
  • 2篇单胞菌
  • 2篇低温等离子体...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氧化锆
  • 2篇前牙
  • 2篇种植体骨
  • 2篇种植体骨结合
  • 2篇卟啉单胞菌
  • 2篇颌骨

机构

  • 18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8篇柏娜
  • 9篇刘杰
  • 4篇孙阳
  • 3篇张倩
  • 3篇李健
  • 3篇李锋
  • 2篇刘延山
  • 2篇马凯
  • 2篇赵红梅
  • 2篇王英
  • 2篇刘杰
  • 2篇孙志涛
  • 1篇张丽
  • 1篇王蕾
  • 1篇冯元勇
  • 1篇王永亮
  • 1篇李雪
  • 1篇李晓静
  • 1篇李敬华
  • 1篇王艳辉

传媒

  • 3篇口腔颌面修复...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老年口腔...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氩氧等离子体活化技术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的机制研究
<正>如何在种植体植入前即时的活化种植体表面并使其保持原来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是近年来口腔种植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其中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技术以其高效率、低能耗、安全和无二次污等优势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青睐。本实验以Ar+5%O2的...
柏娜
关键词:种植体骨结合低温等离子体
文献传递
低温氩氧等离子体活化表面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以Ar+5%O2为输入气体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活化处理,探讨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材料后的促骨结合机制,为低温等离子体对种植体表面材料活化的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电容耦合射频放电原理,利用空气Ar+...
柏娜
3D打印聚醚醚酮及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聚醚醚酮(PEEK)是一类芳香族聚合物,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与骨组织接近的弹性模量以及X线透射性等优势,在口腔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3D打印PEEK的方法、常用的PEEK复合材料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3D打印PEEK复合材料临床应用,分析3D打印PEEK及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米莲柏娜
关键词:3D打印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口腔医学
LOX-1参与种植体周围炎中白介素-1β的生成和细胞外基质分解
<正>目的:探讨凝集素型氧化LDL受体1(lectin-type oxidized LDL receptor 1,LOX-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
张倩刘杰柏娜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白介素牙龈卟啉单胞菌LOX-1
文献传递
牙科用氧化锆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2022年
氧化锆陶瓷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美观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氧化锆与饰瓷、树脂的结合强度不甚理想,故需使用各种方式进行氧化锆陶瓷表面处理,以增强氧化锆与饰瓷、树脂的结合能力。近年来,关于氧化锆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不断增加,喷砂是一种较为传统且广泛应用的氧化锆表面处理方法,合适的喷砂参数既可增强氧化锆与饰瓷、树脂的结合能力,又不影响氧化锆本身的力学性能;热酸蚀与喷砂的表面粗化效果类似,但较高的技术敏感性限制了其使用;激光既能提高氧化锆表面粗糙度,又不会使氧化锆产生晶相转变;硅涂层的处理效果好,但是技术种类繁多,应用门槛较高,尚缺乏大规模应用的设备及统一的技术指标;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的表面处理过程中,不会影响材料自身性能,安全性好且成本低,只是在氧化锆表面处理领域的研究较少,尚未找到最佳气体种类及处理参数。本文就喷砂、热酸蚀、激光、硅涂层、低温等离子体展开综述,为临床及生产提供参考。
李健李锋柏娜
关键词:氧化锆表面处理低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微弧氧化后钛片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钛片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以期用一种高效、低耗的方法提高钛瓷结合力。方法:将55片规格为25mm×3mm×0.5mm的纯钛片喷砂后,再选择20g/L Na2SiO3电解液,对钛试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将所有钛片平均分成5组,A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B、C、D、E组)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95%氩气+5%氧气等离子体,氮气等离子体,氩气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处理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个试件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处理面表面形态,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处理面元素组成,再每组随机选取3个试件测量钛试件的接触角,剩余试件进行烤瓷,结束后每组选取4片钛片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测试钛瓷结合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SEM观察瓷剥脱面形态及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分析瓷剥脱面元素,剩余的2个试件用环氧树脂包埋,SEM观察钛瓷结合横截面。结果:A-E组钛瓷结合强度如下:A组为39.57±0.61MPa,B组为49.17±1.03MPa,C组为51.97±2.84MPa,D组为49.20±1.31MPa,E组为47.90±2.34MPa。B-E组的钛瓷结合强度均大于A组(P<0.05)。扫描电镜示各组钛片表面均呈现较均匀的多孔状结构,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孔径大小、形状未出现明显改变。XPS结果显示实验组C元素含量明显降低,O、Si元素含量升高。接触角测量结果为实验组较对照组接触角明显降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各组钛片都表现出超亲水性。将瓷层从钛表面剥脱,通过EDS测得B-E组钛片表面Si、F、Na、K等瓷粉特征元素比A组显著增高,B-E组钛瓷结合界面的裂隙、孔洞较A组明显减少。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在不改变试件表面形貌的前提下提高钛瓷之间的化学结合力,这可能与低温等离子体能够在钛表面引入新的官能团,清洁钛片污染的表面,从而增加试件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能有关
陈芳兵柏娜谈飞王英王丽喆王少磊刘杰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微弧氧化
氧化铈纳米颗粒促成骨分化及其对相关致病菌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还原态氧化铈(CeO_(2))(Ce^(4+))/氧化态Ce_(2)O_(3)(Ce^(3+))氧化还原循环使氧化铈纳米颗粒(CeO_(2)-NPs)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多种酶活性。CeO_(2)-NPs可通过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发挥抗氧化的作用,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通过调控CeO_(2)-NPs表面Ce价态的比值,清除活性氧(ROS),创建成骨微环境。触发细胞内过量ROS产生诱导氧化应激,导致膜损伤进而抵抗病原菌,发挥抗菌作用。现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成果,对CeO_(2)-NPs在成骨细胞分化和相关致病菌抗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CeO_(2)-NPs促成骨和抗菌作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锋李雪柏娜李健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抗菌作用
低温氩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无机牛骨对MC3T3-E1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在低温氩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无机牛骨上的黏附、增殖及分化特征。方法使用低温氩氧等离子体对无机牛骨进行表面活化(实验组)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无机牛骨表面形貌的变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检测表面元素的组成。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低温氩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无机牛骨表面,使用SEM观察细胞的黏附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1、3、5 d的增殖变化,碱性磷酸酶(ALP)法检测细胞7、14 d的分化状态。以不作处理的无机牛骨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表面形貌无明显改变;在表面材料的元素组成上,实验组表面碳元素减少,氧、钙、磷元素均增高。实验组MC3T3-E1细胞的黏附更充分,细胞伸出伪足;培养1、3、5 d时,实验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培养14 d时,实验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氩氧等离子体处理对无机牛骨表面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凯李昊赵红梅王永亮刘杰柏娜
关键词:引导骨组织再生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对于锆-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氧化锆试件(20 mm×10 mm×3 mm)并进行烧结和喷砂,随机分为5组后进行表面处理,A组-不做处理,B组-压缩空气低温等离子体,C组-氮气低温等离子体,D组-氧气低温等离子体,E组-95%氩气+5%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测试氧化锆表面水接触角;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表面形貌变化,测试平均表面粗糙度;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表面元素变化。在氧化锆试件表面烤瓷,测试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SEM观察氧化锆瓷剥脱面表面形貌;截断并打磨烤瓷试件,SEM观察锆-瓷结合横断面。结果: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表面水接触角显著减小;SEM示各组氧化锆均呈现粗糙样貌,处理后的表面形貌无明显改变;AFM示各组的平均表面粗糙度无统计学差异;XPS示处理后氧化锆表面C元素明显降低,C-C键、C-O键、羧基(COO-)减少,O元素明显提高,羟基(-OH)、Zr-O键增多;A-E组锆-瓷结合强度如下:A组为(17.15±0.56)MPa,B组为(18.29±0.92)MPa,C组为(19.04±1.32)MPa,D组为(18.24±1.35)MPa,E组为(19.96±1.23)MPa,C、E组(N、95%Ar+5%O)的结合强度大于A组(P<0.05),B、D组(压缩空气、O)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SEM观察后分析显示C、E组的氧化锆基底暴露区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B、D组与A组无差异(P>0.05);各组的氧化锆与饰瓷之间均紧密贴合,无明显裂隙,但对照组靠近结合界面的饰瓷区存在较多气泡。结论:N、95%Ar+5%O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可以增强锆-瓷结合强度,原因可能是低温等离子体通过在氧化锆表面引入亲水性官能团,增加氧化锆表面亲水性,使瓷粉浆液更好地浸润于喷砂后的粗糙表面;通过破坏氧化锆表面碳杂质中的C-C键、C-O键,清除氧化锆表面影响锆-瓷结合�
李健陈芳兵王英袁慕洁李锋柏娜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氧化锆表面处理
牙列缺失伴上颌骨缺损的磁性附着体分段式赝复体修复的病例报道被引量:9
2017年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造成上颌骨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1]。外科重建和赝复体修复是常用的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方法[2]。全口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由于缺损大,余留的支持组织和可利用固位的结构少,是修复上颌骨缺损时较为困难的部分。传统中空式赝复体修复,在无牙颌患者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固位,边缘封闭性欠佳,同时由于颌骨缺损大及张口度受限的影响,无法进行传统修复体的制作及佩戴。
孙阳袁慕洁孙志涛柏娜刘杰
关键词:颌骨缺损磁性附着体张口受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