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万祥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盆地
  • 4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地震采集
  • 2篇地震采集技术
  • 2篇光纤
  • 1篇地表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物理
  • 1篇震源
  • 1篇数据分离
  • 1篇苏里格
  • 1篇苏里格气田
  • 1篇盆地南缘
  • 1篇频散
  • 1篇气井
  • 1篇气田
  • 1篇区块
  • 1篇准噶尔盆地南...
  • 1篇微测井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7篇杨万祥
  • 4篇李献民
  • 2篇凌勋
  • 2篇阎建国
  • 2篇雷德文
  • 1篇黄凯
  • 1篇张鑫
  • 1篇范旭
  • 1篇刘宜文
  • 1篇叶超
  • 1篇王志恒
  • 1篇李晶

传媒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石油物探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震采集方案评价优化分析方法及应用——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为例
2024年
准噶尔盆地多数勘探领域处于沙漠戈壁地区,由于近地表吸收衰减强和各种类型的噪声多而强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采集资料的品质,常常采用“强化”参数下的“两宽一高”地震采集。在“提质增效,高效勘探”的背景下,从兼顾数据品质和采集成本的技术经济一体化考虑,评价已有采集方案,提出优化方案,成为该地区及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近年来实施的多块“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方案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笔者提出了一种用定量关系为依据的采集方案评价优化流程,得出了研究区各个采集方案的适当或需进一步优化的相关结论,为研究区下一步采集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杨万祥李献民宋志华阎建国任立龙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采集试验及效果
可控震源超高效混采技术(UHP)突破了常规可控震源激发对于相邻炮间时距关系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集效率,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是对其产生的严重混叠噪声的有效分离和压制。基于稀疏反演的混采数据分离技术已经在国外超高炮密...
杨万祥王正军王玉伟宋志华
关键词:可控震源UHP
文献传递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气井开井流量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地层出水严重,导致间歇井数量逐步增加,影响区块后期稳产的生产管理难题,以临界携液流量理论为基础,开展气井最佳开井流量现场试验研究,研究过程根据气井生产实际,对现用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同时编制相应开井软件,实现气井精细化管理。
张磊王志恒李晶杨万祥叶超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开发软件
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区地震采集技术与成效被引量:5
2012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山前坳陷带,由于其特殊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地震勘探难度很大。近年来,随着对地震资料的不断深化认识,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南缘的野外采集技术,即精细踏勘及遥感配套选线选点技术、以微测井为主的配套表层结构建模技术、灵活多变的激发接收技术、宽线长排列观测技术和基于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在南缘独山子地区,获得了反映地层真实构造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资料。
李献民杨万祥黄凯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地震勘探复杂地表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地震采集技术及成效被引量:2
2021年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于白垩系清水河组测试获日产原油1213 m^(3)/d、天然气32.17×10^(4)m^(3),创整个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充分证实了南缘油气勘探潜力巨大[1]。为此,2019年,新疆油田在南缘共部署了875 km^(2)三维地震采集项目,采用了井震联合采集技术、井炮源驱动技术、有线仪器+无线节点+有线连续采集技术、宽频单点接收技术、光纤表层调查技术等,高效、高质量完成了野外地震采集,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合南缘山前带的地震采集技术,为南缘山前带油气勘探和和下一步增储建产储备了相关的配套技术,该技术也可为国内其它探区山前带地震采集提供借鉴。
李献民徐文瑞杨万祥刘亚峰郭再平杨冬
关键词:井震结合
基于改进的介观裂缝岩石物理模型的频散AVO特征分析
2023年
地下储层中存在介观尺度的裂缝是导致地震波的速度频散和能量衰减的一个重要原因。从Galvin介观裂缝模型出发,重构其低频极限和高频极限的表达形式,将频散关系施加到裂缝模型上构建依赖频率的裂缝柔度参数,建立了一种改进的介观尺度的裂缝型岩石物理模型。基于该改进模型,利用附加柔度的组合性质,可以容易地构建更复杂的模型并进行依赖频率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在传统的反射系数公式中引入频率参数,分析了具有不同裂缝长度、背景渗透率、流体粘度等频散敏感参数的反射界面上的频散AVO及地震记录响应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得出频散敏感参数主要影响发生频散的频段,即影响岩石的特征频率;当模型的特征频率与地震波频段主频相近时,频散现象最突出,当特征频率大于地震波频段主频一个数量级时,可以忽略频散作用,此时采用传统的Gassmann方程即可较准确地分析地震剖面的特征。基于改进模型得到的认识为地震频散特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岩石物理模型的构建方面的指导。
凌勋雷德文杨万祥李小斌阎建国
关键词:岩石物理
深微测井的调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微测井的调查方法。深微测井的调查方法包括:第一采集步骤:对深微测井的初始井段进行资料采集,以获取第一采集资料;布设步骤:向深微测井中下入光纤,以使光纤垂设在深微测井的全井段内;耦合步骤:对深微测井进行埋...
雷德文张鑫杨万祥范旭魏晨成李献民宋志华刘宜文凌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