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茼蒿不同部位浸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以西瓜枯萎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茼蒿茎叶、根、根际区土壤3个部位浸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以期为茼蒿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水浸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00.00mg·mL^(-1)的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53%、49%、45%,经邓肯氏差异分析,3个部位间抑菌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经室内毒力测定,3个部位的EC_(50)分别为86.256、84.648、106.876mg·mL^(-1)。综合比较,茎叶浸提液的抑菌效果较强。
- 李珊珊刘琳李猛范淑英
- 关键词:茼蒿浸提液西瓜枯萎病菌
- 茼蒿中绿原酸抑制西瓜枯萎病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为了确定茼蒿中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的物质,以西瓜枯萎病菌为指示菌株,对从茼蒿茎叶组织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的3-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最不抑菌浓度(MIC)和最不杀菌浓度(MFC)分别为31.25和125 mg·m L^(-1),经室内毒力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凌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53.05 mg·m L^(-1)。在绿原酸浓度分别为31.25、125、53.05 mg·m L^(-1)时,即MIC、EC_(50)、MFC的绿原酸浓度处理下,西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4%、33%、12%,而绿原酸浓度为0时的孢子萌发率则达到92%,经邓肯氏差异分析,各处理间孢子萌发率差异均显著。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增大,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干、鲜重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绿原酸处理能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菌体细胞内电解质外渗速度加快。本研究结果为茼蒿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天然抑菌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抑菌机理的研究提供可行的试验方法和理论依据,对研究和开发新的天然植物源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 李珊珊刘琳李猛万春鹏范淑英
- 关键词:茼蒿西瓜枯萎病菌抑菌活性
- 镉胁迫下小白菜自噬形态的变化及转录组分析
- 为了解自噬对小白菜Cd损伤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白菜叶片和根细胞的自噬形态变化,并利用RNA-Seq技术对0、8 mg·L-1 Cd2+处理小白菜根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鉴定与...
- 李猛吴才君范淑英张明肖旭峰
- 关键词:小白菜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 茼蒿提取物及其不同柱层析馏分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以西瓜枯萎病菌为指示菌株,对茼蒿茎叶提取物及其不同柱层析馏分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物及其5个柱层析馏分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而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离所得的5个馏分的抑菌效果有所下降,且与粗提物间差异显著;随着浓度的降低,所有的组分抑菌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对5个组分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它们的EC50分别为19.534,14.179,16.878,13.269,17.377 mg/m L。
- 李珊珊万春鹏刘琳李猛范淑英
-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菌
- 镉诱导小白菜活性氧及抗氧化酶活性与自噬关系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探讨自噬在Cd胁迫小白菜生长中的作用,采用营养液培法研究了Cd胁迫下小白菜生长量、叶绿素、活性氧、MDA及抗氧化酶活性与自噬的关系。结果表明:随Cd^2+浓度增加,小白菜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褪绿,根系变短,并产生细胞自噬;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和Qp显著降低,而Qn、Y(NPQ)显著升高,SPAD值则“先升后降”;H2O2、O2^-·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显著,其中O2^-·增幅较H2O2大;SOD、CAT、APX及总抗坏血酸值为“先升后降”,而GSH-Px、ASA则持续上升,差异显著;根、叶中MDA含量升高,且叶比根过氧化损伤更为严重。由此,Cd应答可激活小白菜发生自噬;随Cd^2+浓度升高,ROS累积诱导自噬小体形成,然而自噬发生不足或过量都直接导致植株DNA损伤和程序性细胞死亡。
- 肖旭峰李猛龙俊敏张明范淑英吴才君
- 关键词:小白菜CD活性氧抗氧化酶自噬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Cd胁迫下芹菜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筛选被引量:1
- 2020年
- 细胞自噬是植物逆境应答过程中最常见的保护机制之一。动物中,自噬相关基因抵御镉(Cd)毒害的功能研究较清楚,但植物却知之甚少。文中以芹菜品种‘皇后’为试材,采用外源Cd(终浓度为0、2、4、8mg/L)添加营养液水培处理,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筛选细胞自噬相关差异基因并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表明Cd胁迫对芹菜植株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并与浓度间产生了量效关系。在筛选的8个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中,ATG8a、ATG8f、ATG13、AMPK-1、AMPK-2基因随Cd浓度升高表达上调,ATG12、VPS30和VPS34则先上调后下降,说明自噬相关基因可能通过表达上调增加了自噬小体结构以抵御Cd毒性作用;而高浓度Cd(8mg/L)可能超出芹菜的耐受范围,导致多个自噬基因又出现表达下调趋势。以上结果有助于后期自噬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芹菜对Cd胁迫的耐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 肖旭峰李猛司舒成范淑英吴才君张明
- 关键词:CD胁迫芹菜转录组自噬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