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健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岩心
  • 3篇纳米流体
  • 3篇减阻
  • 2篇润湿
  • 2篇润湿性
  • 2篇束缚水
  • 2篇离心
  • 2篇离心法
  • 2篇饱和水
  • 1篇多孔介质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乳液
  • 1篇弱凝胶
  • 1篇水流
  • 1篇凝胶
  • 1篇流变学
  • 1篇流体
  • 1篇氯化锰
  • 1篇络合反应

机构

  • 8篇上海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作者

  • 8篇李国健
  • 7篇狄勤丰
  • 7篇顾春元
  • 6篇张景楠
  • 4篇蒋帆
  • 2篇华帅
  • 1篇叶峰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仪器与设备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减阻型纳米二氧化硅流体的流变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流变仪等方法测试了自主研发的减阻型纳米流体HNFⅢ的流变性,研究分析了纳米SiO_2颗粒浓度(质量分数0.002 5%~0.20%)、剪切速率和温度等参数对HNF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以及HNFⅢ的剪切增稠机理。结果表明:HNFⅢ的黏度随纳米SiO_2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剪切速率低于临界剪切速率值γ0时,纳米流体的黏度几乎不变,而一旦超过γ0,黏度快速升高,具有明显的剪切增稠特性,并且低浓度的纳米流体黏度上升更快,导致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流体黏度出现汇聚的特征;同时,临界剪切速率γ0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实验得到了纳米液HNFⅢ的本构方程,显示其属于膨胀性流体。重复测试和双向剪切测试表明,剪切增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满足"粒子簇"理论。
庞东山顾春元狄勤丰蒋帆李国健张景楠
关键词:减阻纳米流体流变学
弱凝胶在多孔介质内部渗流过程中的表征方法研究
研究了岩心中弱凝胶运移性、封堵性、扩散性和滞留性的表征方法.通过运移距离和运移速度表征凝胶的运移性;通过封堵高度比和封堵面积比表征凝胶的封堵性;通过静态扩散比和动态扩散比表征凝胶的扩散性;通过滞留比表征凝胶的滞留性.通过...
华帅张景楠叶峰蒋帆庞东山李国健狄勤丰
Mn^(2+)对岩心内凝胶成像信号与封堵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核磁共振信号抑制剂氯化锰是否适用于区分凝胶与驱替液信号的问题,开展了Mn^(2+)对聚合物成胶和凝胶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氯化锰对凝胶的成像信号和封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液中Mn^(2+)浓度的增加,得到的凝胶黏度降低,Mn^(2+)浓度达到10 g/L,聚合物难以成胶。同时,Mn^(2+)对已经交联的凝胶也有显著的破坏作用。当Mn^(2+)浓度超过2 g/L时,宏观上凝胶出现脱水缩聚现象。微观上凝胶由密集网状结构向稀疏环带状结构变化,当Mn^(2+)浓度超过5 g/L,原来的结构明显被破坏。在氯化锰溶液驱替凝胶过程中,驱替时间越长和Mn^(2+)浓度越高,Mn^(2+)对凝胶成像信号的掏性越明显,对凝胶结构的破坏也越大,导致凝胶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大幅下降,说明氯化锰溶液作为驱替凝胶的核磁信号区分试剂存在缺陷,需控制作用时间和Mn^(2+)浓度,增强凝胶的抗盐性。
蒋帆顾春元狄勤丰庞东山李国健秦荣胜
关键词:凝胶氯化锰络合反应
减阻型纳米复合乳液的性能研究
通过激光粒度仪、振动型黏度计及流变仪等测试手段对含有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的乳液进行了粒度、流变性和电位的检测分析.
庞东山狄勤丰顾春元蒋帆李国健张景楠华帅
岩心表面吸附层耐冲刷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2016年
自主研制了一种岩心表面吸附层耐冲刷的实验装置,成功测试了岩心表面纳米颗粒吸附层的耐水流冲刷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了纳米吸附层表面润湿性由强亲水转变为疏水、再转向亲水的过程。同时表明,该装置具有连续不间断流动、一次性测试10块岩心片样品、流量可调、不停泵更换样品和水位恒定自控等特征,达到了实验要求。
顾春元李国健秦荣胜袁玉峰时维才
关键词:润湿性
一种纳米流体改变岩心润湿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流体改变岩心润湿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利用专用岩心核磁共振设备测试岩心经纳米流体处理前、后水的<I>T</I><Sub>2</Sub>弛豫时间,确定<I>T</I><Sub>2</Sub>截止值及其变化,从...
顾春元狄勤丰秦荣胜李国健庞东山张景楠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流体改变岩心润湿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流体改变岩心润湿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利用专用岩心核磁共振设备测试岩心经纳米流体处理前、后水的<I>T</I><Sub>2</Sub>弛豫时间,确定<I>T</I><Sub>2</Sub>截止值及其变化,从...
顾春元狄勤丰秦荣胜李国健庞东山张景楠
均质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吸附层的水流滑移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考虑纳米颗粒吸附边界层对管径大小的影响和不同流态时的岩心渗透率的差异,建立了基于纳米颗粒吸附的均质多孔介质水流滑移数学模型(K-L MⅡ)。测试了油基和水基两种纳米流体的减阻效果,两组岩心水相渗透率的增幅平均分别为46.5%和76%。利用K-L MⅡ和K-L MⅠ计算了两组岩心中的水流滑移长度,大约在20–80 nm左右。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较大,最大相差100%,表明不宜用K-L MⅠ计算具有吸附层厚度影响的滑移长度。利用K-L MⅡ解释了纳米颗粒吸附造成孔道减小而注水量增加的矛盾,为阐述纳米减阻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K-L MⅡ也适用于吸附层厚度为0的水流滑移效应,具有普适性。
顾春元李国健狄勤丰张景楠秦荣胜
关键词:减阻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