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防狂犬病
  • 1篇细胞计数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计数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狂犬
  • 1篇狂犬病
  • 1篇健康人
  • 1篇后处理
  • 1篇T淋巴细胞
  • 1篇T淋巴细胞计...
  • 1篇CD

机构

  • 2篇大理州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大理州...

作者

  • 3篇普红珍
  • 2篇罗剑龙
  • 2篇柯春荣
  • 1篇陈白云
  • 1篇林灿松
  • 1篇施顺娟
  • 1篇段江丽
  • 1篇杨冰心
  • 1篇赵正龙
  • 1篇苏丽蓉
  • 1篇段飞云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3例健康人CD_3+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相对时间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测定23例健康人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相对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采集的23例全血标本以FITC-CD4/CD8/CD3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在采血后0 h,24 h,48 h,72 h,96 h进行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再应用General Linear Model(GLM)对后四次与第一次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做方差分析,评估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最佳时间及后4次检测结果与第一次之间的差异。结果:球形检验的结果判断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在Greenhouse-Geisser校正下应用GLM模型分析后四次与第一次计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后四次与第一次计数之间的下降率,分别为1.0%、1.8%、21.5%、31.9%。结论:应用FITC-CD4/CD8/CD3抗体标记全血标本,实验室检测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48 h内完成,结果较能反映受试者的真实情况。
段飞云普红珍赵正龙段江丽
关键词:健康人
1993-2009年大理州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大理州麻疹的流行特点,掌握其流行趋势,为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计划免疫前后出现明显的变化,发病率从年均90.27/10万降至年均3.61/10万;发病以15岁以儿童为主、与性别无关。结论做好冷链运转,有计划地接种麻疹疫苗是控制麻疹发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
施顺娟杨冰心苏丽蓉普红珍柯春荣罗剑龙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大理州犬伤暴露后处理预防狂犬病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柯春荣陈白云林灿松罗剑龙普红珍
关键词:狂犬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