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秋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斜视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 2015年
- 目的 评估斜视手术对成人斜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就诊的89例成人斜视患者,分别在其术前1d及术后(83.6±34.0)d采用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AS-20)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分析手术前后AS-20分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年龄、性别、斜视类型、双眼视觉和手术前后AS-20分值及其变化值的关系.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AS-20得分为(50.3±18.5)分,术后得分为(80.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5,P<0.01).相比男性,女性在术前的AS-20得分偏低,在术后提升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术前=2.050,t变化=-2.593,P<0.05);而无论术前术后,不同斜视类型(t术前=-0.480,t术后=0.237,t变化=1.495,P>0.05)、双眼视觉是否为阳性(t术前=0.446,t术后=0.498,P>0.05)患者间的AS-20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与手术前后AS-20总分值的差值无相关性(r=0.021,P>0.05).结论 成人斜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女性相比男性在术前的生活质量偏低,在术后提升快.内外斜视患者、是否存在双眼视觉患者及不同年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 巩倩文曾继红杨国渊张文秋刘陇黔
- 关键词:斜视手术双眼成年人
-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ROP早产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比较2组患儿家长依从性、患儿眼部参数情况、患儿家长照护过程测量表-20(MPOC-20)评分及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评分。结果观察组家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干预1个月后眼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距巩膜突500μm处房角角度(ACA500)、中央前房深度(CACD)及距巩膜突500μm处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大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家长MPOC-20、C-PSO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儿家长参与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ROP患儿眼部情况,增强患儿家长育儿胜任感,对ROP患儿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刘毅覃玲覃玲杨元素张文秋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依从性
- 屈光参差性弱视神经机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从电生理学的角度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神经缺损。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门诊的19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和20名正常人群进行ERP检测,试验刺激任务为辨别Gabor斑的朝向,空间频率分别为1、2、8 cpd。比较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对侧眼及正常人眼的P3b波波幅和潜伏时的差异。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人眼3组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正确率、反应时间,P3b波的潜伏时和波幅在低空间频率(1、2 cpd),及P3b波波幅在高空间频率(8 cp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空间频率(8 cpd)时,P3b波潜伏时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人眼3组间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P3b波潜伏时最长(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在各空间频率上(1、2、8 cpd)P3b波时,Brodmann分区17区减弱最为明显,并在高空间频率(8 cpd)激活减弱表现最明显。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在中晚期视觉加工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应用ERP能客观地反映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 伍叶王守镜汪春晖张文秋郑重刘陇黔
- 关键词:弱视事件相关电位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