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燕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端部
  • 1篇端点
  • 1篇胀形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柱形
  • 1篇斜齿
  • 1篇模锻
  • 1篇模料
  • 1篇花键
  • 1篇花键孔
  • 1篇凹模
  • 1篇板料
  • 1篇板料成形
  • 1篇闭式
  • 1篇闭式模锻
  • 1篇齿轮
  • 1篇尺寸
  • 1篇尺寸比
  • 1篇值模拟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3篇张如华
  • 3篇尹燕
  • 1篇孙玲
  • 1篇徐强
  • 1篇陈家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锻压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板料Ⅴ型弯曲工件端部摆动区域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避免工件端部与模具或压力机发生干涉,基于变形过程分析和一些假定,列出了忽略模具圆角的板料V型弯曲工件端点轨迹关于工件端部翘起角α的参数方程,证明了轨迹曲线极值坐标相应的端部翘起角αm由模料尺寸比l/L决定,当l/L大时,αm小,反之则大;凹模半角β≤(π/2)-αm,端点轨迹曲线才有极值。给定β和l/L可以决定凹模口外工件摆动区域大小,当l/L大时,区域小,反之则大。通过列方程和作图相结合,分析了在l/L=(0.50-0.30)范围内,增大凹模圆角、增大凸模圆角以及凹模圆角与凸模圆角叠加3种情况下的工件端部摆动区域的变化;给出了接近实际情况的工件中性层端点轨迹方程。最后指出,应视空间宽松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方法预留工件端部摆动区域。
张如华黄智松尹燕徐强
关键词:板料成形
采用下角隅扩腔凹模成形直/斜齿柱形齿轮被引量:5
2016年
为实现直/斜齿柱形齿轮一步精密成形,并克服现有工艺存在的轮齿角隅欠饱满、成形力大、模具结构复杂、对设备动作要求复杂等一系列不足,提出了一种将成形过程划分为镦压、顶出两个阶段,在凹模下角隅设置扩腔空间的闭式模锻新工艺。以模数为4、齿数为12、齿宽为30 mm的实体正齿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扩腔空间几何参数优化组合的凹模,借助于Deform软件flow net功能,从变形体外观和内部最能反映上、下角隅填充效果的两个纬面,观察分析了新工艺两个阶段过程中金属的填充情况,以及与传统闭式模锻变形力对比情况。结果表明,镦压结束时上角隅填充良好,下角隅虽然欠充满,但仍有合适体积流入扩腔空间;相对传统闭式模锻,镦压力明显减小。顶出阶段时在扩腔空间倾斜侧壁作用下,流入扩腔空间的体积向下角隅回流,实现下角隅填充。新工艺集成了分流成形与推过整形方法优点,模具结构及设备动作要求简单,新工艺效果得到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张如华龙启博王磊尹燕黄智松陈家
关键词:闭式模锻
花键孔形状对管双段胀形铆板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矩形花键槽口阻碍管坯料变形、容易破裂的问题,参照类似花键模式,设计了5种不同角度的花键孔。并逐一进行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修改后的内花键孔形状可增大板-管件接触面,改善连接的工艺性;同时,15°-45°的花键孔形状连接效果最好,不仅轴向固定良好,而且周向不易转动,管件受力均匀,破坏程度小,从而增强了连接件的稳固性。
尹燕张如华孙玲龙启博
关键词:花键孔胀形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