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利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傍河水源地优化布井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傍河水源地优化布井方法,所述傍河水源地优化布井方法包括:根据水源地常规布井法设置初始布井方案;根据所述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结合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地下水水...
- 左锐孟利李仙波关鑫滕彦国王金生杨洁翟远征
- 地下水位上升过程硝态氮(硝酸盐)污染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地下水水位上升会造成包气带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如硝态氮,同时引起浅层地下水水环境变化.为了研究水位上升过程对硝态氮(硝酸盐)的影响,选取北京市通州区代表性介质,建立室内砂槽实验,探究水位上升过程硝态氮的二维迁移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上升,砂槽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含量均逐渐降低,地下水逐渐向还原环境转变.浅层地下水通过对包气带污染物的浸溶,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埋深越小,其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越高.地下水位上升过程的侧向径流,有利于硝酸盐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侧向水流方向下游,铵态氮存在升高的风险.因此,地下水位上升对硝态氮的影响不容忽视.
- 刘鑫刘鑫左锐孟利李鹏李志萍李桥王金生
- 关键词:地下水位硝态氮
- 基于PCA-APCS-MLR的地下水污染源定量解析研究被引量:56
- 2017年
- 以中国东北地区典型工业基地沈阳浑河冲洪积扇为研究对象,采集区域内43个采样点水质样品,分析了16项地下水质关键指标,在水化学统计和水质分析确定水质等级及特征污染物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确定水质指标主要因子分类,运用Arc GIS软件刻画不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计算不同公因子对地下水质的贡献程度,并验证污染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氮、磷和铁等元素超标严重,地下水水质演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类主要污染因子分别是溶滤迁移作用因子(贡献率34.21%)、农业活动污染因子(贡献率20.13%)、地质环境背景因子(贡献率13.39%)和工业活动影响因子(贡献率8.97%),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5.64%;工业生产、生活污废水排放和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是地下水主要污染源且多分布于沈阳西部、西北部和南部等地区,淋溶、迁移-富集作用和农业污染对地下水质影响较为明显,PCA-APCS-MLR模型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一致,该方法对于地下水污染源的计算分配具有良好的针对性,适用于地下水污染源解析.
- 孟利左锐王金生杨洁杨洁滕彦国翟远征
- 关键词:污染源解析地下水
- 基于GRRM模型行政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RRM模型行政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按照行政区划分风险评价单元,计算风险评价单元的风险源压力密度;以地下水水质和地下水供水能力为风险受体,计算风险受体敏感度;确定风险源对地下水系统及其风险受体...
- 左锐孟利李仙波关鑫滕彦国王金生杨洁翟远征
- 文献传递
- 石油烃污染非均质场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降解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探究冲洪积扇上游强非均质性石油烃污染场地中微生物降解作用强弱,深入分析场地微生物修复的可能性,选取潮白河上游某典型废弃加油站为研究对象。受冲洪积扇条件控制,区内非均质性强,地下水埋深较大。现场采集土样进行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装填土柱进行室内淋滤实验,开展微生物降解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未受污染区域(T1)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imicutes),优势菌属为Paenisporosarcin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0.1%和34.8%;污染区域可识别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iu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5.1%~52.2%和7.7%~16.8%,石油烃污染物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区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埋深和含水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微生物降解对比实验表明,吸附作用是初始阶段石油烃污染物的主要去向,柱间出水石油烃浓度差值显示:0~200 h阶段微生物降解作用较为强烈,起主导作用,但去除量小于吸附作用。自然条件下,强非均质石油烃污染场地中石油烃降解优势菌的结构占比较低,数量较少,微生物降解作用微弱。
- 薛镇坤左锐王金生陈敏华陈敏华孟利
- 关键词:群落结构微生物降解
-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是城镇集中供水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功能,提出了包括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预警、基于污染动态模拟预警及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预警的技术体系.其中,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的预警是通过因子分析筛选水源地特征污染物,分析水质数据变幅以确定水源地水质的预警级别,可实现针对水源井的开关控制作用;基于污染动态模拟的预警是在水源地外围污染源特征基础上,模拟其动态迁移过程,进而确定其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预警级别,可实现对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的预判;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的预警着重于水源地受区域污染风险控制与水源地保护区的耦合效应,同时结合其他预警影响因子作用以确定预警级别,可实现对水源地所在区域的宏观管控.该技术在哈尔滨市利民水源地进行了综合应用,结果显示,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预警中,COD_(Mn)及NH_4^+的最大变幅指数均在1~2之间,预警级别确定为一级;根据污染动态模拟的结果得知,位于水源地开采井流场上游较高ρ(NH_4^+)的范围在迁移20 a后,污染晕前段尚未到达水源地,确定预警级别为零级;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的预警确定水源地所在区域为零级预警区,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利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存在污染风险,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 左锐石榕涛王膑孟利滕彦国王金生翟远征
- 关键词:水源地水质监测污染风险
- 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水质监测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饮用水安全是全球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饮用水安全也是全球关注热点。受2014年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启示,在对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监测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着中国水质标准中规定监测指标尤其是有机污染物指标偏少、供水企业在检测费用压力较大、中国饮用水水质检测方法滞后于检测技术发展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扩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集的范围,科学减少监测成本,尽快建立全过程、全方位、高精度的供水水质安全的立体监测网络等针对性建议,可为中国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左锐尹芝华孟利翟远征王金生王膑周爱霞
- 关键词:饮用水污染事件
- 一种傍河水源地优化布井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傍河水源地优化布井方法,所述傍河水源地优化布井方法包括:根据水源地常规布井法设置初始布井方案;根据所述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结合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地下水水...
- 左锐孟利李仙波关鑫滕彦国王金生杨洁翟远征
- 文献传递
- 岸滤系统水质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岸滤系统取水优势、不足之处及应用发展历程;概述了在吸附及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混合与溶滤、微生物作用下,岸滤系统水质演化过程中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去除效果;阐明了岸滤系统对水质演化影响的主控因素;总结了岸滤系统研究的前沿技术;指出了当前岸滤系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为全面保障供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郭学茹孟利王金生韩科学翟远征滕彦国
- 关键词:水质演化影响因素
- 傍河水源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傍河取水是能够兼顾供水水量和水质状况的1种取水方式,其选址的适宜性是水源地质量的前提保证。针对傍河水源地选址的适宜性问题,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实现对水源地选址适宜性的准确评价。基于对哈尔滨市利民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安全距离、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河流年平均径流量、河流水质、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埋深8个指标构建了傍河水源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与评分分级标准,利用ArcGIS计算平台分析傍河取水适宜性指数,并根据傍河取水适宜性分级标准对研究区进行适宜性等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利民区万宝镇至陈家一带,南到万乐,北至张家店,可作为适宜的傍河水源地。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来看,本次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法适用于傍河水源地选址适宜性分析。
- 关鑫左锐孟利薛鹏威翟远征滕彦国王金生
- 关键词:地下水傍河水源地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