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大明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生境
  • 1篇东方白鹳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盐沼
  • 1篇幼龄
  • 1篇越冬地
  • 1篇生境偏好
  • 1篇生境选择
  • 1篇鸟类
  • 1篇鸟类群落
  • 1篇鸟类群落结构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鹌鹑蛋
  • 1篇鹑蛋
  • 1篇麋鹿
  • 1篇空间结构
  • 1篇类群
  • 1篇互花米草

机构

  • 4篇江苏大丰麋鹿...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彬
  • 4篇孙大明
  • 2篇李枫
  • 2篇任义军
  • 2篇郝志
  • 2篇陈利红
  • 1篇丁玉华
  • 1篇丁玉华

传媒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野生动物
  • 1篇第八届全国野...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乏食压力下幼龄麋鹿的行为被引量:2
2013年
2011年12月~2012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大丰麋鹿保护区幼龄麋鹿的集群组成、生境选择和警戒距离等进行调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处于乏食状态下幼龄麋鹿的行为活动规律。结果显示:幼龄麋鹿昼间77.45%的时间用于取食活动,它们通过延长取食时间以取得足够食物,维持生理需要。乏食压力下,幼龄麋鹿集群、生境选择及观望警戒距离月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活规律保持相对稳定性。乏食期结束,74.58%的幼龄麋鹿能够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得以生存,显示了其具有一定野外生存本能和较高的环境变化适应能力。
任义军孙大明丁玉华刘彬
关键词:集群生境选择
江苏大丰盐沼鸟类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鸟类的个体空间分布和群落空间结构有多种影响因素,以往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生境偏好的重要作用,而忽略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原因之一是较难排除环境所起的作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到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在当地盐沼生境形成了以互花米草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和与本土植被构成的混生群落。该群落生境类型为同时探究个体间相互作用及生境偏好在鸟类群落空间结构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天然实验场。前期对保护区调查发现该生境中繁殖鸟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为优势种。为揭示盐沼生境中鸟类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4年3~5月共进行了4轮调查,通过观察确定雄鸟的领域范围,使用样方法采集8个生境植被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随机分配,使用多尺度分析的方法讨论了6个鸟种的36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作用和生境偏好共同影响该盐沼鸟类群落的空间结构。本研究为探索鸟类在入侵植被中建群和扩散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揭示鸟类如何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星烁郝志赵鲁安陈利红李枫孙大明刘彬
关键词:生境偏好鸟类群落结构多尺度分析
互花米草生境中人工巢巢捕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中繁殖鸟巢的被捕食情况及影响捕食的因素,2014年3~6月,在保护区第三核心区鸟类繁殖生境中,使用人工巢及真实鹌鹑蛋进行巢捕食实验的方法进行巢捕食实验,分析不同巢高度、覆盖度、边缘距离、植被密度等因素对鸟巢被捕食的影响。实验共放置520个人工巢,1 040枚卵,使用红外相机对部分人工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内,人工巢存在较高的被捕食率,共有352巢被捕食,占67.7%,对11个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巢高度、植被均高、主要植被密度、距边缘距离、水平覆盖度、上层垂直覆盖度等6个变量进入最终模型,巢高度、距边缘距离与巢被捕食显著相关。通过红外相机拍摄从102个监测巢中记录到69个捕食事件,68巢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1巢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捕食。我们认为互花米草生境中缺乏啮齿类动物的天敌是当地人工巢被捕食的主要原因。
郝志赵鲁安张星烁陈利红李枫刘彬孙大明
关键词:互花米草鹌鹑蛋
大丰麋鹿保护区东方白鹳繁殖生物学
刘彬丁玉华孙大明任义军侯立冰解生彬
关键词:东方白鹳繁殖越冬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