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萍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多效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药物
  • 1篇预后
  • 1篇治疗预后
  • 1篇衰竭
  • 1篇他汀
  • 1篇他汀类
  • 1篇他汀类药
  • 1篇他汀类药物
  • 1篇腺苷
  • 1篇腺苷负荷
  • 1篇小剂量
  • 1篇疗效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心力衰竭
  • 1篇介入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2篇任利辉
  • 2篇王萍
  • 2篇刘颖萍
  • 1篇赵楠楠
  • 1篇叶慧明
  • 1篇王志男
  • 1篇刘勇
  • 1篇杨水祥
  • 1篇晋斌

传媒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HF患者,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Ⅱ至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按照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1年内住院次数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使用他汀药物治疗后LVESD低于对照组[(50.12±4.67)mm vs(54.89±4.53)mm],LVEDD低于对照组[(65.31±3.82)mm vs(68.59±4.58)mm],LVEF高于对照组[(49.52±4.52)%vs(44.21±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RP、LDL-C及NT-pro BNP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年内观察组住院次数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疾病的CHF患者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获益。
赵楠楠刘颖萍王志男晋斌王萍杨水祥任利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多效性
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LDAS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行PCI且术后一周内行LDASE检测的AMI患者79例,记录运动异常节段数LDASE检测前后心室壁运动,并根据LDASE检测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情况,将注射腺苷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5%为改善组,LVEF增加<5%为未改善组。出院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即心源性死亡、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AMI患者性别组成、平均年龄、血管开通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及入院Killip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24个月未改善组MACE发生率较改善组升高(43.24%vs14.29%);与改善组相比,未改善组患者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14.29%vs 37.84%)、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0.00%vs 5.41%)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小剂量腺苷负荷状态下LVEF增加<5%、改善节段数≤3是预测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行LDASE检测是评估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室功能的有效方法,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早期预测。
任利辉刘勇叶慧明王萍刘颖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