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冶占福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神经痛
  • 2篇坐骨
  • 2篇坐骨神经
  • 2篇疱疹
  • 2篇经痛
  • 1篇带状疱疹后神...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氧糖剥夺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再灌注损伤模...
  • 1篇针刺
  • 1篇止痛合剂
  • 1篇治疗膝骨性关...
  • 1篇三叉神经

机构

  • 6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一五七...

作者

  • 6篇冶占福
  • 5篇师存伟
  • 4篇敬晓鹏
  • 2篇宋涛
  • 1篇刘咏梅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脉冲射频及连续射频对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脉冲射频(PRF)及连续射频(CRF)处理大鼠坐骨神经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只暴露分离坐骨神经不做任何处理;假实验组插入电极但不通电流;PRF-42℃组,给予脉冲射频处理,温度42℃;CRF-42℃组,给予连续射频处理,温度42℃;CRF-70℃组,给予连续射频处理,温度70℃。观察不同处理组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比较神经病变的分级。结果所有处理组中的无髓鞘轴突均表现为正常的超微结构,PRF-42℃组大部分轴突仅表现为磷脂脱落,未发现存在严重变性的髓鞘轴突,也可发现新形成的髓鞘轴突。CRF-42℃组约1/3的髓鞘轴突可以观察到严重的变性。而CRF-70℃组多数髓鞘轴突可以观察到严重的变性。变性表现为髓鞘崩解、形成髓鞘球,细胞骨架成絮状或消失,线粒体膨胀或消失。PRF-42℃组展示较好的分级情况,而CRF-70℃组分级情况最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脉冲射频可以造成可逆的磷脂脱落,而连续射频尤其是高温射频(70℃)对神经结构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损伤,提示两种模式的治疗机制不同。
师存伟敬晓鹏刘咏梅冶占福宋涛
关键词:脉冲射频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
不同浓度臭氧对大鼠离体脑片氧糖剥夺及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臭氧对大鼠离体脑片氧糖剥夺及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SD大鼠脑片,室温下保存在人工脑脊液(ACSF)中,根据实验分组情况选择性经过下列程序:恢复期60min、平衡期30min、氧糖剥夺(OGD)期30min及再灌注期90min。对照组(CTRL)不经过OGD期;模型组不施加臭氧干预(OGD/R);实验组于再灌注期分别给予10,20,30,40,50μg/mL的臭氧,并且根据ACSF中是否含有人血白蛋白(HSA)分成2个亚组。再灌注期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ACSF中谷氨酸(Glu)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OGD 30min后给予90min的再灌注,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Glu和LDH释放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臭氧在不同程度上拮抗了Glu和LDH的释放,其中40μg/mL的臭氧效应最明显,低浓度(10~30μg/mL)或高浓度(50μg/mL)臭氧组与OGD/R组比较效应不明显(P〉0.05);在含有HAS组与不合HAS组比较,给予臭氧(40μg/mL)干预能明显减少Glu和LDH的释放(P〈0.05)。结论40μg/mL臭氧气体对大鼠离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且HSA能增强臭氧的保护作用。
师存伟敬晓鹏冶占福宋涛
关键词:臭氧脑缺血氧糖剥夺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57例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两组病人均使用加巴喷丁胶囊1 200~1 800 mg/d,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接受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共6 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和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加巴喷丁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VAS评分分别为(8.2±1.3)分和(7.9±1.2)分,治疗4 w后分别为(2.8±0.5)分和(1.9±0.5)分,6 w后分别为(1.6±0.3)分和(0.9±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第2、4、6周有效率分别为31.3%、40.6%、81.3%,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分别为44.0%、64.0%、9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1%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师存伟敬晓鹏冶占福
关键词:加巴喷丁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普瑞巴林在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4例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卡马西平,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和普瑞巴林,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经放免法检测血浆神经肽水平,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3、4周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两组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较低,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两组血浆SP、CGRP、β-EP水平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两组SF-36量表中各指标(除情感职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活力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13/52)]明显低于对照组[46.2%(2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卡马西平,值得临床推广。
冶占福师存伟祁学萍敬晓鹏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后药物疗法三叉神经痛药物疗法
初步探究LncRNA linc00311影响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初步探究LncRNA linc00311影响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PP组、NPP+siNC组和NPP+siRNA组,每组20只。术前1天行L_(5)-L_(6)鞘内置管,次日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构建NP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NPP+siNC组和NPP+siRNA组大鼠分别鞘内注射20μl脂质体包裹的linc00311-siNC和linc00311-siRNA,连续7 d,假手术组和NPP组大鼠鞘内注射等体积无菌0.9%氯化钠溶液。测定大鼠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qRT-PCR技术检测术侧腰段脊髓中linc00311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p-STAT3水平,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PP组大鼠术侧腰段脊髓中linc0031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呈时间依赖性);与假手术组比较,NPP组大鼠术侧腰段脊髓背角IL-1β、IL-6和TNF-α水平和[Ca^(2+)]i荧光强度以及STAT3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NPP+siNC组比较,NPP+siRNA组大鼠术侧腰段脊髓中linc0031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显著增加(P<0.05);与NPP+siNC组比较,NPP+siRNA组大鼠术侧腰段脊髓背角IL-1β、IL-6和TNF-α水平和[Ca^(2+)]i荧光强度以及STAT3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LncRNA linc00311在NPP大鼠术侧腰段脊髓中linc00311表达显著上调,降低LncRNA linc00311可能通过抑制STAT3活化,下调术侧腰段脊髓背角免疫炎症因子及[Ca^(2+)]i水平,改善行为学和疼痛阈值,linc00311有可能成为治疗NPP潜在靶点。
冶占福师存伟祁学萍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结扎STAT3
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5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50 m L/次,2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次,3次/d治疗,2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疼痛评分(VAS)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IL-6含量及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减少关节液中IL-1、IL-6含量而达到治疗作用。
冶占福
关键词:针刺白介素1白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