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聪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水稻
  • 4篇基因
  • 3篇飞虱
  • 2篇幼虫
  • 2篇幼虫饲养
  • 2篇致死效果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生物技术应用
  • 2篇水稻矮缩病
  • 2篇水稻矮缩病毒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生物
  • 2篇农业生物技术
  • 2篇取食
  • 2篇种群
  • 2篇小蜂
  • 2篇金小蜂
  • 2篇扩繁
  • 2篇老熟
  • 2篇老熟幼虫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作者

  • 12篇党聪
  • 10篇叶恭银
  • 6篇方琦
  • 6篇汪芳
  • 3篇姚洪渭
  • 1篇王欢
  • 1篇卢增斌
  • 1篇李冉
  • 1篇王欢
  • 1篇宁铎
  • 1篇王龙
  • 1篇常学飞
  • 1篇汪芳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基因沉默的褐飞虱防控基因Nach-like的dsRNA片段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基因沉默的褐飞虱防控基因的dsRNA片段。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飞虱Nach–like基因dsRN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褐飞虱Nach–lik...
叶恭银党聪洪锐孙初一汪芳方琦姚洪渭
文献传递
Bt水稻对稻飞虱影响的Meta分析及其对两种稻飞虱种间互作的影响
自从1996年转Bt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作为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的水稻,目前已经有一系列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相继培育成功,但是其商业化种植还没有被批准。在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之前,就...
党聪
关键词:BT水稻稻飞虱META分析
草原毛虫金小蜂的室内扩繁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毛虫金小蜂的室内扩繁方法,利用菜青虫蛹繁育金小蜂,包括以下步骤:1)、将菜青虫幼虫饲养直至化蛹,而后进行消毒和加热处理;2)、在步骤1)所得的作为寄主的处理后菜青虫蛹中接入...
汪芳肖山党聪方琦叶恭银
水稻矮缩病毒对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生物学参数及种群增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水稻矮缩病毒(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该病害主要依赖于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危害水稻。本研究旨在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存活、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分析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实验比较了黑尾叶蝉在健康水稻及感病水稻上的发育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调查了RDV对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与健康水稻相比,感病水稻上叶蝉若虫期存活率更高,雌若虫发育历期显著缩短,雄成虫寿命显著延长,产卵量显著增加,其他生物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五个生命表参数仅净生殖率(R_0)存在显著差异,感病水稻上叶蝉R_0显著高于健康水稻。饲喂感病水稻的养虫笼内叶蝉种群增长更快,总成虫数量更多,在接虫后的第4、5和6月显著高于健康水稻上的数量。【结论】水稻矮缩病毒可以提高黑尾叶蝉的存活率和产卵量,并促进种群的增长。
王前进党聪方琦叶恭银
关键词:水稻矮缩病毒黑尾叶蝉生物学参数生命表种群增长
用于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的环境DNA宏条形码测序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节肢动物eDNA宏条形码测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稻田节肢动物eDNA的取样;2)、设定PCR扩增所用的引物;3)、将步骤1)取样所得样品进行DNA的提取,所得模板DNA利用步骤2)所得引物...
叶恭银李冉党聪汪芳方琦姚洪渭
基因间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选择性与种群密度的影响
2017年
本文评价了T-DNA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抗虫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取食选择性及3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密度的影响,以分析转基因操作及外源基因插入可能引起的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供试ZD1640-3、ZD1640-19、ZD1640-23和ZD1640-24共4个突变体株系T-DNA插入位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均不受影响;除个别株系的株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有降低外,主要农艺性状参数与受体亲本无显著差异。除ZD1640-24外,突变体各株系上褐飞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平均种群密度与受体亲本无显著差异;且4个突变体株系上3种害虫种群密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受体亲本也无显著差异。与受体亲本相比,突变体株系ZD1640-24对褐飞虱的抗性及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T-DNA基因间插入并没有引起水稻发生显著的非预期变化,个别突变体某些考查指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个体差异。
汪芳党聪常学飞王龙宁铎韩乃顺叶恭银
关键词:水稻T-DNA插入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选择性种群密度
基于基因沉默的褐飞虱防控基因Nach-like的dsRNA片段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基因沉默的褐飞虱防控基因的dsRNA片段。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飞虱Nach–like基因dsRN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褐飞虱Nach–lik...
叶恭银党聪洪锐孙初一汪芳方琦姚洪渭
常见水稻病虫害胁迫对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B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明确转Bt基因抗虫水稻在病虫害胁迫下对B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Bt水稻T1C-19(表达Cry1C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褐飞虱、白叶枯病等6种水稻常见病虫害胁迫下其体内Bt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褐飞虱取食引起T1C-19水稻叶片中Bt蛋白含量降低,而黑尾叶蝉取食显著降低了T1C-19水稻叶鞘中的Bt蛋白含量,白叶枯病侵染导致Bt水稻叶鞘中的Bt蛋白含量显著上升。二化螟、水稻普通矮缩病、稻瘟病的胁迫对转基因水稻T1C-19叶片和叶鞘中的Bt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病虫害胁迫因种类不同对Bt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有所不同。这将为Bt水稻的抗虫效果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为Bt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王欢王欢叶恭银叶恭银
关键词:水稻胁迫BT蛋白表达量
草原毛虫金小蜂的室内扩繁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毛虫金小蜂的室内扩繁方法,利用菜青虫蛹繁育金小蜂,包括以下步骤:1)、将菜青虫幼虫饲养直至化蛹,而后进行消毒和加热处理;2)、在步骤1)所得的作为寄主的处理后菜青虫蛹中接入...
汪芳肖山党聪方琦叶恭银
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取食及产卵偏好性的影响
2024年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Rice dwarf disease)的病原,主要依赖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本研究采用室内试验观测了带毒与无毒的黑尾叶蝉在健康及感病水稻间的取食、产卵选择趋性。取食偏好性试验发现,无毒叶蝉对感病水稻趋性更强,从观测的第8小时开始达显著差异水平;带毒叶蝉则对健康水稻趋性更强,在观测的第24小时开始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RDV侵染水稻会引起黑尾叶蝉取食偏好性的改变。产卵偏好性试验发现无毒及带毒黑尾叶蝉在健康及感病水稻间3个观测指标(每植株卵块数、每卵块的卵量及每植株上的总卵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RDV侵染水稻对黑尾叶蝉产卵选择偏好性无显著影响。本文初步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取食和产卵偏好性的影响,为揭示介体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佐证。
王前进党聪叶恭银
关键词:水稻矮缩病毒黑尾叶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