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冬辉

作品数:4 被引量:8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表达
  • 1篇电泳
  • 1篇杨树
  • 1篇优良种
  • 1篇优良种质
  • 1篇致病机理
  • 1篇山区板栗
  • 1篇双向凝胶电泳
  • 1篇松材
  • 1篇松材线虫
  • 1篇松材线虫病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膨胀度
  • 1篇皮病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资源收集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迁西县林业局

作者

  • 4篇严冬辉
  • 3篇梁军
  • 3篇张星耀
  • 2篇贾秀贞
  • 2篇吕全
  • 1篇史胜青
  • 1篇张锴
  • 1篇理永霞
  • 1篇陈卫东
  • 1篇张国庆
  • 1篇樊清波

传媒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松材线虫病研究被引量:53
2010年
松材线虫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自其发现之日起就对中国的松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松材线虫在中国有着相当广泛的适生区,到目前为止已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及台湾和香港等17个省(市)和地区发生危害。由于其致病机理尚不明确,致使该病的防治和控制工作进展缓慢。文中指出目前该病的检验检疫与防治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松材线虫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松属树木抗病机制研究、松林系统对松材线虫病入侵的生态抵御机制等几个方面是将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张锴梁军严冬辉张星耀
关键词: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检验检疫
燕山北部山区板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及其品质评价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通过等级评分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优良种质,为板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和选育提供借鉴。[方法]在燕山北部山区收集板栗农家种和优良单株种质63个,以燕山早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种质种子的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且利用等级评价法和因子评价法综合求出各种质品质评价的排名。[结果]在63个种质中,单果鲜质量QX63的最大,为13.6 g,QX59的最小,为6.5 g,平均值8.7 g;含水量QX61的最大,为50.7%,QX38的最小,为37.6%,平均值为42.9%;可溶性糖QX6的最大,为17.1%,QX53的最小,为4.8%,平均值9.8%;淀粉含量QX62的最大,为58.6%,QX5的最小,为17.4%,平均值为34.3%;可溶性蛋白QX39的最大,为1.1%,QX52的最小,为0.16%,平均值0.56%。品质综合评价前20名依次为QX42、QX34、QX8、QX43、QX7、QX6、QX41、QX35、QX55、QX22、QX61、QX2、QX4、QX30、QX52、QX40、QX11、QX5、QX49、QX58。[结论]不同板栗种质之间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品质指标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QX42可以作为早熟种质,并且为最优种质;QX34(第2)、QX35(第8)可作为晚熟种质。
杜常健孙佳成武妍妍张国庆樊清波陈卫东任菲严冬辉江泽平史胜青
关键词:板栗种质资源
杨树抗逆保健剂
一种针对杨树的抗逆保健剂,由菌根菌和植物激素复合而成。通过扦插时对插条基部或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不仅能促进杨树的生根、生长,提高生产力,而且增加杨树抗逆性,包括促进杨树抗干部病害指标树干电容、树皮相对膨胀度、多...
张星耀梁军贾秀贞严冬辉吕全
文献传递
杨树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后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抗病毛白杨和感病北京杨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差异。通过比较两个树种接菌前后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果得到在两树种之间共有35个3倍蛋白质差异点,其中接种前毛白杨与北京杨相比上调蛋白4个,下调15个;接种后相比则上调蛋白7个,下调9个。同一树种内,毛白杨接种后与对照相比检测到8个上调蛋白,6个下调蛋白;北京杨接种后与对照相比有8个上调蛋白、10个下调蛋白。对这些差异蛋白产生条件及含量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接菌前抗病毛白杨与感病北京杨相比上调蛋白可能与杨树抗溃疡病的组成型抗病机制有关,接菌后抗病毛白杨与感病北京杨相比上调蛋白可能与杨树对溃疡病的诱导型抗病机制密切相关。最后利用质谱技术鉴定出其中的4个差异蛋白分别是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小链、预测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异戊烯二磷酸-异构酶,这些差异蛋白可能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有一定关系。
理永霞吕全梁军严冬辉贾秀贞张星耀
关键词:北京杨毛白杨溃疡病菌双向凝胶电泳差异蛋白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