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副溶血性
  • 2篇副溶血性弧菌
  • 1篇单胞菌
  • 1篇电泳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分型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中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测定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中毒

机构

  • 7篇连云港市疾病...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东海县疾病预...

作者

  • 7篇马会会
  • 5篇李莉
  • 5篇朱晓露
  • 1篇向艳
  • 1篇薛金花
  • 1篇徐炜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2年-2017年连云港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全市范围内抽样采集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2017年共检测1 369份样品,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34%(169/1 369),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27.92%,67/24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4.44%,22/90);不同食品类别中,水产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30.42%(73/240),豆制品、水果及制品、调味品均未检出;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2014年21.05%;不同包装类型的食品中,散装(包括自行简易包装)样品检出率为15.30%(142/928),高于预包装样品检出率(6.12%,27/441)。结论水产品及桶装饮用水是本市主要微生物污染食品,相关部门应对生产、餐饮及流通环节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乳及乳制品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马会会傅瑶李莉徐炜朱晓露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
某市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的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市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并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98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出沙门氏菌32株(3.26%),分出16个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1株(34.38%),肠炎沙门氏菌4株(12.50%),德尔卑沙门氏菌3株(9.38%),吉韦沙门氏菌2株(6.25%),其他血清型散在分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32株沙门氏菌对单一抗生素以四环素、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50.0%以上,2重耐药菌株有5株(15.6%),3重耐药菌株有11株(34.4%),5重耐药菌株有4株(12.5%)。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该市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中的优势菌,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存在爆发感染的潜在风险,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李莉朱晓露马会会巩方文
关键词:腹泻沙门氏菌血清分型耐药性
连云港市双壳贝类海产品中致病菌弧菌检测结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了解海产品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物中毒进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风险监测手册》的标准操作进行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采集到的79份样品中共分离出2种35株致病性弧菌,总检出率为41.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30株(占85.7%),均不携带毒力基因;溶藻弧菌5株(占14.3%)。蛤蜊的检出率最高(48.1%),其次为扇贝(43.8%)。餐饮环节和流通环节(超市、农贸市场)采集的样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05)。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连云港市海产品中的主要致病菌,存在通过食用海产品感染的风险,应加强对双壳贝类海产品的监测力度。
李莉马会会徐伟
关键词:双壳贝类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
连云港市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网络实验室菌株复核情况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网络实验室送检菌株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实验室质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风险监测手册》对所辖9家网络实验室送检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复核。结果2018年连云港市9家网络实验室送检菌株182株,复苏后170株成活,保存成功率为93.41%;存活菌株符合率为84.12%(143/170),各实验室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94,P>0.05)。符合菌株主要为沙门菌(占20.5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06%)、副溶血弧菌(占16.4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59%)、蜡样芽胞杆菌(占7.06%)。溶藻弧菌、类志贺临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鉴定符合率均为100.00%,创伤弧菌符合率仅为50.00%。血清凝集符合率为75.00%(39/52),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2018年连云港市食源性致病菌各网络实验室在菌种鉴定、保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实验室严格按照《手册》配备标准菌株,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质控活动,以提升各级网络实验室的风险监测能力。
马会会朱晓露赵跃媛李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发镉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发镉的基体干扰,选择适宜的基体改进剂建立一种测定发镉的新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分别加入单种基体改进剂和不同组合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样品及加标样品,通过加标回收率筛选出测定发镉的优良基体改进剂。研究得出测定发镉的最佳基体改进剂为硝酸铵-抗坏血酸-硝酸镧混合基体改进剂。在0.219 4~11.236 1 ng/mL的范围内,镉原子吸光强度与其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y=0.060+0.017 3ρ(ng/mL),r=0.999 8,相对标准偏差为2.9%~5.7%,方法的检出限为0.131 7 ng/mL,平均回收率94.5%。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向艳薛金花马会会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基体改进剂加标回收率
1起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1起食物中毒的致病病原,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1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材和病例标本,将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多重PCR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在3名患者粪便均分离到副溶血弧菌,检出2种血清型,2株为O3:K6血清型,1株为O4:K8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trh(-),tdh(+),tlh(+)。PFGE图谱聚类分析得到2种带型,其中2株带型一致,相似度为100.0%,2种血清型相似度81.3%。结论该食物中毒是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水产品在流通加工等环节存在交叉污染,应加大监管力度和食品安全宣教。
赵慧芳庞惠勇朱晓露马会会郑新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
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对2013年-2014年连云港市市区内桶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了解市区内桶装饮用水污染情况,分析检测结果,为保证桶装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结果 2013年-2014年采集的市区范围内桶装饮用水150份,有39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6.0%,其中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矿物质水的检出率分别为22.6%、57.1%、16.7%。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62.0%,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01);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86.0%,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05)。结论桶装饮用水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桶装饮用水水质的监管。加强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外的条件致病菌的检验,以便保证水质安全。
李莉朱晓露马会会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水质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