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彪 作品数:31 被引量:1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流行期分泌性中耳炎患病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评估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流行期分泌性中耳炎患病年龄构成比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1日~2019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符合诊断与排除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称为新冠前组;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在该科就诊的符合诊断与排除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称为新冠期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侧别和听力学检测结果等。并将这两个时期纳入本研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总数、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患病侧别比和听力学检测结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冠前组的患者总人数为1 872例,年龄(30.45±23.17)岁,男性949例,女性923例,其中儿童患者910例,成年患者962例。新冠期组患者总人数1 194例,年龄(48.31±18.92)岁,男性623例,女性571例,其中儿童患者95例,成年患者1 099例。新冠前组与新冠期组之间,总体患病年龄分布不同(Z=-20.820,P<0.001)。儿童患者与成年患者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46.838,P <0.001),儿童患病比率显著减少,成年人患病比率显著增加。新冠期组与新冠前组相比,在儿童组7~18岁年龄段的患病比例明显减少(Z=-5.641,P<0.001),在成年人组46~75岁年龄组的患病比例明显增加(Z=-3.134,P=0.002)。新冠期组与新冠前期组相比成年患者中男性患者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15,P=0.023)。患病侧别构成比、平均骨气导差值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期与疫情之前相比,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群体年龄构成比明显改变,儿童所占比例显著降低,成年人所占比例显著增高。 郝欣平 陈彪 石颖 傅新星 陈静 李永新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负压及积液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引出影响的初步观察 2023年 目的探索环境压与鼓室峰压补偿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引出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设计,收集于2023年1月~2023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且C型鼓室图行鼓膜切开术的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病例25例,共30侧耳。均行环境压与鼓室峰值负压补偿下的DPOAE检测。患者年龄22岁~75岁,平均年龄53.97岁。男性15例,女性10例。右耳13例,左耳17例.均为鼓膜切开术确认是否存在鼓室积液者。结果30侧C型鼓室图患者25侧术中发现明显积液存在;5侧术中未见明显积液。30侧患耳中环境压DPOAE仅1侧引出,10侧鼓室峰值负压补偿下DPOAE在不同频率可以引出。结论对于鼓室图为C型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部分环境压DPOAE引不出者峰压补偿DPOAE在不同的频率可以引出。 郝欣平 王杰 陈彪 陈静 刘辉 傅新星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行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已行人工耳蜗植入的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发病与植入年龄分布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病诱因,为临床前庭导水管扩大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5年4~345例经颞骨CT诊断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并于北京同仁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发病诱因、发病年龄、语前/语后聋情况、植入前听力水平及助听器使用情况、手术并发症,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特点、人工耳蜗植入情况、病程与佩戴助听器的关系,并对不同发病诱因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1(0,2)岁,植入年龄的中位数为3.75(2.17,12)岁。大部分病例(276/345例)无明显诱因,有明确家族史者27例(7.9%),外伤所致听力下降者14例(4.1%),感冒后诱发者10例(2.9%),使用耳毒性药物所致者13例(3.8%),有麻疹病毒感染史2例(0.6%),1例为早产儿胆红素脑病所致。术中“井喷”发生率21.16%,无其他并发症。随病程延长佩戴助听器者比例增加,且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发病年龄1岁左右,植入年龄3~4岁,病程越长术前曾使用助听器比例越高。此类患者大部分为不明原因听力下降,此外尚有部分是外伤、感冒或使用耳毒性药物所致,所以诊断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的患者要积极避免以上诱因。前庭导水管扩大发病后要及时诊治,听力下降即考虑佩戴助听器,助听器不能补偿时需积极行人工耳蜗植入。 鲁海平 魏兴梅 王杰 郝欣平 陈树斌 李永新 苏巧彤 拱月 陈彪关键词:前庭水管 耳蜗植入术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应用指南(2004版修订) 被引量:73 2016年 本指南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指南,为诊断、监测和管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提供建议。文章概括了临床决策建议,各项临床建议之间的关系以流程图(图1)表示。本指南强调合理诊断并对不同的管理策略提供选择,包括观察、医疗干预和转诊进行手术治疗。这些建议提供给初级保健医师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来共同帮助管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魏兴梅 陈彪 崔丹默 郝欣平 陈树斌 王杰 李永新 rosenfeld rm shin jj schwartz sr单侧聋患者人工助听技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0年 与听力正常人相比,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患者常因双耳总和效应、静噪效应、空间去掩蔽效应的缺失,以及头影效应的存在,导致声源定位能力以及复杂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职业活动。因此本文从SSD的定义、流行病学、危害、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陈彪 李永新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 2017年 面神经是耳科手术需重点保护的结构之一,而面神经发育畸形会显著增加面神经损伤的风险。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聋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面神经畸形(Facial nerve aberra-tion,FNA)常影响其手术径路的选择,增加手术风险。本文就面神经发育、FNA的分类、以及FNA患者行CI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予以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陈彪 魏兴梅 石颖 李永新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损伤 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面神经畸形面后径路人工耳蜗植入术1例 被引量:1 2024年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时通常因为解剖标识不清、面神经畸形使手术难度增加。面神经畸形的常见类型有面神经骨管缺失、面神经走行异常及面神经分叉畸形。面神经分叉畸形可能导致面神经遮蔽卵圆窗挤压镫骨、面神经于前庭窗分叉或遮蔽圆窗,正确识别面神经,选择合理的手术径路对于避免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1例在我中心治疗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面神经畸形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行面后径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植入过程顺利,术后定期开机,按时调机。术后2年无面瘫、面肌痉挛等面神经损伤或功能异常症状,人工耳蜗正常使用。经听觉行为分级(CAP)问卷评分7分,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评分4分。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无法经面隐窝入路暴露圆窗时,面后径路是可行手段,在为面神经畸形患者行中、内耳手术时,为避免出现面神经损伤可在术前完善颞骨薄层CT明确面神经走行,采用术中面神经监测仪明确神经形态,避免损伤面神经。 邹馨悦 薛书锦 魏兴梅 陈彪 李永新关键词:小耳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4年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是帮助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返有声世界的最有效治疗方式。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声音听觉质量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广受关注;双耳听觉在言语识别、声源定位及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往往优于单耳听觉,更接近正常听力者的听觉体验。双侧人工耳蜗作为双耳听觉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本文将从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发展简史、双侧植入的主要优势、双侧植入不同方式选择和双侧植入目前遇到的问题等方面,介绍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邹馨悦 陈彪 李永新关键词:感音神经性 听力损失 人工耳蜗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老年性聋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老年性聋大多表现为双侧、进行性、对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该病以高频听力减退、言语识别率下降为主要特征。老年性聋的病变部位包括外周听觉系统特别是耳蜗以及听觉中枢的退行性改变。老年性聋表现出中枢处理听觉信息速度的减慢、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困难,而且中枢听觉处理障碍是老年性聋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研究大脑中枢病变的新型手段。本文从老年性聋的诊疗现状以及fMRI应用在老年性聋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讨fMRI对于明确老年性聋中枢听觉处理机制以及为未来听觉康复干预提供指导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郝欣平 陈彪 李永新关键词:老年性聋 磁共振成像 听神经发育不良患儿影像及电生理学特点与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听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患儿可受益于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但其术后听觉言语效果具有较大差异,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临床工具来预测CND患儿CI术后效果。挑选适合人工耳蜗植入的CND患儿、植入侧别的确定以及术后听觉言语效果的预测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难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评估听神经发育不良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影像及电生理学方面特点对CI术后效果影响特点的研究进展。 谢静 石颖 陈彪 李永新关键词:耳蜗神经 耳蜗植入术 电生理学